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秦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代的隸書。漢.許慎〈說文解字序〉:「三曰篆書,即小篆,秦始皇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左書,即秦隸書。」宋.晁沖之〈和十二兄〉五首之四:「簡疏秦隸奇,譎怪夏篆丑。」也稱為「左書」、「佐隸」、「佐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屬。如:「隸屬」。
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如:「奴隸」、「僕隸」。
漢字的一種形體,盛行於秦、漢,或稱為「隸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
隸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體名:(1)篆書的簡化體,創始於秦,通行於漢、魏。早期隸書在字形結構上保留較多的篆書形跡,稱為「古隸」、「秦隸」;後來筆畫分出波磔,所形成的隸書稱為「八分書」。典型隸書的特點是:橫畫起筆回鋒,隆起如蠶頭之形;收筆頓筆挑起,具雁尾之狀。(2)楷書的別名。也作「今隸」。魏、晉至唐使用。
左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秦代的隸書。也稱為「秦隸」。
佐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代的隸書。也稱為「秦隸」。
睡虎地秦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六十四年於湖北省雲夢大澤出土的竹簡。約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後之秦人墨跡,用秦隸書寫,直來直往,稍具波磔,結構仍存篆意,字形較小篆為方。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