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粒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粒徑是有關沈滓特性中最容易測得之變數。粒徑可因其體積、直徑、重量、沈降速度與篩孔大小而定義之。除了體積外,其它定義均受形狀與比重影響。常見之粒徑定義有:
  1.標稱直徑:與粒徑同體積之圓球直徑稱之。
  2.篩直徑:與方形篩孔邊長相等之圓球直徑稱之。
  3.沈降直徑:與一不限比重、任意形狀粒徑之終端速度相等時之比重2.65圓球直徑稱之。
  4.沈滓直徑:在同樣狀況下,同樣流體中,與同等比重粒徑之終端速度相等時之圓球直徑稱之。
質量中數氣動粒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氣中之微粒樣品,其中小於某一空氣動力直徑的微粒質量,占全部微粒質量的50%時,此直徑稱為質量中數氣動粒徑。也就是氣動粒徑小於此直徑的微粒總質量有一半,大於此直徑的微粒質量也有一半。氣動粒徑通當用來表示微粒在空氣動力學所表現出的外顯粒徑,所以可能與真實的顆粒大小不同;而質量中數氣動粒徑則用來表示所有微粒的一般空氣動力現象所表現出的外顯粒徑,常用單位為微米。
平均粒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不同方式對一粒子粒徑分佈所計算出來的平均值,包括下列數種方式:
1.算數平均(arithmetic mean)=Σdi/Σni2.幾何平均(geometric mean)=(d1d2…dn)1/n3.質量平均(mass mean)=Σmidi/Σmi4.面積平均(area mean)=(Σnidi2/Σni)1/25.體積平均(volume mean)=(Σnidi3/Σni)1/3以上的平均方式較適用於常態分佈,但大部份的觀察顯示環境中的微粒粒徑分佈是呈對數常態分佈,亦即將粒徑取log後的結果才會呈常態分佈,其平均粒徑依下式計算:  dp=dgexp[p(ln2σg)]
質量中數粒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氣中的微粒樣品,其中小於某一粒徑之微粒質量,佔全部微粒質量的50%時,此直徑稱為質量中數粒徑。(參見『質量中數氣動粒徑』(mass median aerodynamic diameter))。
顆粒粒徑分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樣品中各種不同尺寸顆粒之分佈狀況。在廢棄物或土壤樣品可以推估水通過的難易程度及可壓縮性。微細顆粒很多的材料可能產生不佳的穩定化效果,內部連結良好的材料必需是粒徑分佈均勻,只具極少數很大或很小顆粒的材料。就空氣污染而言,粒徑分佈之主要表示方式可區分為以表示粒狀物顆粒數目分佈之粒數分佈,及以粒狀物質量表示之顆粒質量分佈,粒徑分佈代表著粒狀污染物特性且會影響控制效率。一般顆粒尺寸愈大,對粒狀物之收集效率愈有助益。
氣溶膠粒徑圖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懸浮微粒或氣溶膠粒度中的分佈狀態之圖譜,可反映氣溶膠粒子,濃度變化狀況依其粒子數、表面積、體積在大氣中一定氣體體積的分佈及變化狀態,如依粒子數表示時為dN/d logDp(個/釐米3),表面積為dS/d logDp(cm2/m3)及體積為dv/d logDp(cm3/m3)。如下頁圖表示之:
  在量測大氣圖譜時也可以用其他物理特性作其粒子分佈變化狀態表示物理粒度空氣動力粒度(Aerodynamic size)光學粒度(Optical size)。通常在表示大氣中透明度時較為適用。其中ρp為氣溶膠密度,m=1.49為在大氣中沒有其他吸收化合物之折射率(refractive i...
底抽管粒徑分析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泥砂樣品之粒徑分析,其粒徑大於1/16公厘以上者,可用篩分析;小於1/16公厘者,則利用終極沈降速度與粒徑的關係作分析。先將泥砂樣品置放於靜止水柱中使其沈降,因粒徑愈小者沈降速度愈慢,故可由不同時間沈至底部之泥砂量以及尚在懸浮中之泥砂量之消長,求得各不同粒徑所佔之比例。此類分析方法有好幾種,其中較常使用者為底抽管粒徑分析法,此法之主要設備為一高為100公分之有底圓管,將泥砂樣品置於管中充分混合,使顆粒完全分散後自由沈降,然後每隔一段適當時間,從圓管底部附近抽取定量含砂水樣,量測其含砂乾重,並計算每一樣品之沈降距離,進而可以繪製奧丁(Oden)曲線。由此曲線求得大於某粒徑(沈降速度)之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小路。如:「山徑」、「羊腸小徑」。
門路、方法。如:「門徑」。
直接的。如:「徑向」、「徑行辦理」。
直徑:通過圓心到圓周的直線。
徑賽:各種長短距離的賽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而圓滾狀的物體。如:「藥粒」、「米粒」、「糖粒」、「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量詞。用於計算粒狀物的單位。如:「一粒砂子」、「兩粒藥丸」。
堆積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營力 1. 水流堆積:在水流減速而產生的沉積過程中,大、比重大的物質會先發生沉澱、沉積的現象,而粒徑小、比重小的則會在較晚發生沉積現象,當水流中含有大量泥沙時,越靠近河川末端,流速越低,也越容易發生堆積現象,如此便會形成沖積平原。 2. 風力堆積:風對於砂石的搬運過程,會因為氣壓差的逐漸降低,或者風的行徑路線上有明顯的巨大障礙物,而發生風速遞減的情形,一旦風速發生降低,由礫漠等大量風化地區帶來的沙土便會開始沉降,發生堆積的現象。黃土高原便是風力漸落後的堆積證據。 3. 冰川堆積:冰川堆積分為冰河地形堆積和冰水堆積兩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