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紗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紗製成的夏帽。唐.杜甫〈秋野〉詩五首之三:「掉頭紗帽仄,曝背竹書光。」唐.白居易〈夏日作〉詩:「葛衣疏且單,紗帽輕復寬。」
2.古代文官所戴的帽子。後用作官職的代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高老先生紗帽蟒衣,進來與眾人作揖,首席坐下。」也稱為「烏紗」、「烏紗帽」。
紗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烏紗製成的帽子。原為便帽,明代始定為官帽,亦指官職。《明史.卷六七.輿服志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也稱為「紗帽」、「烏紗」。
紗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今亦指因犯罪而被辭官。如:「這件貪汙案牽連甚廣,許多大官因而被摜紗帽。」
紗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山脈名
紗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官。《金瓶梅》第四三回:「只是個破紗帽債殼子窮官罷了,能禁的幾個人命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紗製成的。如:「紗帽」、「紗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在頭上用以保護、擋風遮日或裝飾的東西。如:「帽子」、「草帽」、「安全帽」、「遮陽帽」。
形狀或功用像帽子的東西。如:「筆帽」、「螺絲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覆蓋物體的邊緣或突出部分。如:「帽簷」、「傘簷」。《遼史.卷五六.儀衛志二》:「或紗冠,制如烏紗帽,無簷,不擫雙耳。」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注解〕 (1) 碗:指盛茶水的碗,體積較杯子為大。 (2) 喉吻:喉頭與嘴脣。 (3) 習習:舒和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傾斜。如:「側耳傾聽」、「側身而過」。唐.杜甫〈秋野〉詩五首之三:「掉頭紗帽側,曝背竹書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