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36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635~713)俗姓張,字文明。唐齊州(今山東省歷城縣)人。於高宗咸亨二年至印度求法,巡禮聖跡,歷時二十餘年,帶回梵本四百部。先曾參與實叉難陀譯場,後在洛陽、長安主持譯事,主要是說一切有部律典的翻譯。為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合宜的道理。如:「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行為合乎正義或公益的。如:「義舉」、「義行」、「義士」、「義演」、「義賣」、「義診」。
意思。如:「意義」、「含義」、「釋義」、「微言大義」。
無血緣關係或名義上的」。如:「義父」、「義母」、「義子」。
人工製造、的。如:「義齒」、「義肢」。
義大利的簡稱。如:「德義軍事同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潔。如:「乾淨」、「潔淨」、「淨地」、「窗明几淨」。
使清潔、乾淨。如:「淨臉」、「淨手」、「淨化人心」、「淨山運動」。
實質的、實際的。如:「淨利」、「淨賺」、「淨值」。
全部、全都。如:「公園裡淨是垃圾。」、「車站裡淨是返鄉的人潮。」
國劇中一種花臉的角色。
金光明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有三種譯本:(1)北涼曇無讖譯,四卷,題為《金光明經》,流通最廣。(2)隋代寶貴等取前譯補譯,合入其缺品八卷,題為《合部金光明經》。(3)唐代義淨譯,十卷,題為《金光明最勝王經》,文義最充足。
那爛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東的佛寺。在今印度比哈爾省巴臘貢(Baragaon)。相傳是帝日王為北印度曷羅社盤社(Rājavamsa)比丘所建,後經歷代國王擴建,成為古印度規模宏偉的佛教寺院,更是七、八世紀印度佛教最高學府。護法、月護、戒賢、月稱等著名論師都曾在此講學,中國高僧如玄奘、義淨等也留學於此。毀於十二世紀。
尊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佛教用語。指年老德尊的僧人。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二十五師資之道》:「但尊老之處多座須安,必有人來准儀而坐。」
慧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能洞見真理的眼睛。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既無慧目,誰鑑是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