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8.1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耳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耳中的螺旋形骨管。頂小底大,形似蝸牛外殼,因而得名。管內含有感音裝置,是聽覺的主要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及動物的聽覺器官。如:「耳朵」、「耳聰目明」。
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器物的兩旁附有如人耳,便於提攜的提把。如:「鼎耳」。
位於句末,表決定的意思。相當於「了」。
位於句末,表限制的意思。相當於「而已」、「罷了」。如:「想當然耳。」
位於句末,表驚嘆。相當於「邪」、「乎」。如:「父子如此,何其快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蝸牛:一種有肺的軟體動物。外殼扁圓,頭有四個觸角,其中一對較長。尖端有眼,用腹足蠕動前進。雌雄同體,對農作物有害。如:「蝸牛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透明的黏液。」
耳小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中耳的三塊小骨。狀如錘的稱為「錘骨」,如砧的稱為「砧骨」,如馬鐙的稱為「鐙骨」,能將鼓膜的振動傳至內耳的耳蝸。也稱為「聽骨」。
內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朵的最底部。由一系列相互連接的孔與路而成,為聽覺神經分布之處,主管聽覺和身體的平衡。組成部分有三:一、半規管,內有膜囊,與神經相連,內外滿貯透明液體。二、耳蝸管,亦滿注透明液體,底部有聽神經分布。三、前庭,在半規管與耳蝸管之間間。
砧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耳聽小骨之一。形狀類似鐵砧,能將鼓膜的振動波傳至內耳的耳蝸
前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為內耳的一部分,在半規管和耳蝸之間,可維持身體平衡。也稱為「耳庭腔」。
助聽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掛在耳朵上幫助聽覺的裝置。主要組成部分有傳聲器、放大器及耳機。助聽器可分兩種:空氣傳導和頭骨傳導。空氣傳導將聲音直接送入耳中,耳機裝在耳朵中。頭骨傳導則是將聲音傳到耳後的頭骨,頭骨再將聲波的振動傳到耳蝸的聽覺神經,使它接受聲音,此種助聽器的耳機裝在耳朵後。
聽神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第八對腦神經,分布於內耳的內聽道底及耳蝸管中,專司聽覺及身體平衡的感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