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5.9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行斷絕。《書經.泰誓下》:「自絕于民,結怨于天。」
2.自取絕滅。《書經.西伯戡黎》:「非先王不相我後人,惟王淫戲用自絕。」
杜門自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門不出,主動與外界隔絕。《漢書.卷四○.張陳王周傳.贊曰》:「及呂后時,事多故矣,平竟自免,以智終。王陵廷事,杜門自絕,亦各其志也。」《後漢書.卷二五.卓茂傳》:「及莽篡位,遣使齎玄纁、束帛,請為國師,遂歐血託病,杜門自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停止。如:「斷絕」、「隔絕」、「絕交」、「絕跡」、「杜絕」。
卓越、獨一無二。如:「絕技」、「絕招」、「絕色」、「絕響」、「絕代風華」。
必定、鐵定。如:「絕不」、「絕對」、「絕無」。
不接受。如:「謝絕」、「絕食」、「拒絕」。
沒有。如:「絕子絕孫」、「絕後」、「絕糧」、「絕望」。
極、甚。如:「絕頂」、「絕妙好辭」。
冷酷,做事不留餘地。如:「絕情」、「這件事,他做得太絕了!」
特殊的事物。如:「堪稱一絕」。
形容舉止極為特殊、少見。如:「這人可真絕,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就語驚四座!」
盡。如:「氣絕而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失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自制的忽然發笑。《新五代史.卷一七.晉家人傳.出帝皇后馮氏傳》:「左右皆失笑,帝亦自絕倒。」宋.蘇軾〈送碧香酒與趙明叔教授〉詩:「諸生聞語定失笑,冬暖號寒臥無帳。」
毀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破壞。《史記.卷四.周本紀》:「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于天,毀壞其三正。」《後漢書.卷三八.法雄傳》:「記到,其毀壞檻阱,不得妄捕山林。」
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後代子孫。《書經.西伯戡黎》:「非先王不相我後人,惟王淫戲用自絕。」
白頭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卓文君所作的樂府詩。因司馬相如欲聘娶茂陵女子為妾,其妻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見《西京雜記》卷三。後比喻失歡哀怨之情為「白頭吟」。唐.駱賓王〈在獄詠蟬〉詩:「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齣:「俺獨自守空樓,望殘春,白頭吟罷淚沾巾。」
焦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蔡邕精通音律,善於製琴,曾從灶下木材爆裂聲,聽出所燒木材為難得的製琴木料,於是將燒焦的桐木削製為一具名琴。後用以泛指名琴。唐.張祜〈思歸引〉:「焦桐彈罷絲自絕,漠漠暗魂愁夜月。」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轉思天下大矣,後世遠矣。特識焦桐者,豈無中郎乎?」也稱為「焦尾琴」。
以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此。《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乃使仁君,翻然自絕,以是忿忿,懷慚反側。」《文選.陸機.歎逝賦.序》:「或所曾共遊一塗,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思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