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5.14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致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導致死亡。如:「因病致死」。
2.拚命、竭盡全力不怕死。宋.司馬光〈郭子儀單騎退敵〉:「我之將士,必致死與汝戰矣。」
致死濃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種化學物質在特定的暴露時間下,造成試驗生物死亡之濃度。其表示方式有LC75、LC50、LC25及LCLO等,LC50表示在試驗時間內,造成50%試驗生物死亡的濃度,其餘依此類推;LCLO則為最低致死濃度,表示在試驗時間內,可造成試驗生物死亡之最低濃度。
過失致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非出於故意的情況下,因疏失或意識不清,使人因而致死。根據刑法,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千元以下罰金。
最低致死濃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以動物進行外來化合物的急性吸入毒性實驗中,引致個別動物死亡的最低濃度,通常以mg/ m3,mg/ L,或ppm表示。
致死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以動物進行外來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實驗中,引致實驗動物死亡的劑量。以單位體重毫克數(mg/kg體重)或單位體表面積毫克數(mg/m2體表面積)表示。致死劑量是外來化合物毒性的上限指標。
中位致死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以動物進行外來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實驗中,引致半數實驗動物死亡的劑量。以單位體重毫克數(mg/kg體重)表示。根據毒性實驗所得到的劑量—死亡率曲線,以統計方法處理即可計算中位致死劑量及其誤差。中位致死劑量較不易因實驗動物品種及敏感性而異,實驗再現性較好,因此常用於不同外來化合物毒性的比較。中位致死劑量較小的外來化合物的急性毒性較高。
致死突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少單一顯性的致死突變或隱性的對偶基因突變,可造成死亡。
絕對致死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以動物進行外來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實驗中,引致實驗動物全部死亡的最小劑量。以單位體重毫克數(mg/kg體重)表示。絕對致死劑量可能因實驗動物品種及敏感性而有所差異。
致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定期間內,得病的人當中死亡的人數,可表示為:
  某定致死率=某一期間的該病而死亡的人數/同一期間的該病的人數×100%
  致死率在治療的預後和疾病嚴重性的評估上,有很大的用處。
最小致死劑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以動物進行外來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實驗中,引致個別動物死亡的最小劑量,通常以單位體重毫克(mg/ kg體重)表示。最小致死劑量可能隨實驗動物數的增加而下降,因此不易得到重複的實驗結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