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芬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歐洲北部的共和國。參見「芬蘭共和國」條。
芬蘭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居在斯坎特納維亞半島南疆的是一群以芬人(Finns)為首的蒙古人後裔,從十一世紀開始,由瑞典傳來基督的教化,十八世紀被俄國所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宣布獨立,依一九一九年七月十七日所制訂的憲法,「千湖之國」成為民主共和國迄今。人口約五百萬(1994),領土面積則有三十三萬八千餘平方公里,為歐洲第六大國,也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捲入戰禍而未被鄰國征服的歐陸國家。一九三九及一九四一年兩度抗禦蘇俄入侵,不屈不撓血抗戰的結果,迫促紅軍陷入叢林與湖泊的泥沼,而維護了芬蘭的獨立。芬蘭人為自由而戰的英勇事蹟,贏得了舉世的欽敬,他們自己卻以之歸功於國民教育的成就。的確,芬蘭的學制有其值得自傲的地方。茲...
芬蘭共和國(Republic of Fin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芬蘭(Fin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芬蘭(New Found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研究所(芬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芬蘭教育研究所全稱及地址為:Seminaarinkatu 15 SF-40100 Jyvaskylä 10, FINLAND (Tel:291211)。成立於一九六八年,其母機構為Jyvaskyla大學。工作人員有六十五名專職研究員,十八名助理研究員,及二名其他人員。
  該研究所的任務在於從事與教育學相關的基礎及應用性的研究,也負責官方委託的研究計畫;發展教育學研究;提供本國及國際間教育資訊服務等。研究範疇涵蓋各級教育一從學前教育到大學,其範圍如下:(1)一般課程發展;(2)教學;(3)母語及外語教學;(4)學校教育與就業;(5)學校組織;(6)學校教育與未來及社會的關係;(7...
芬蘭的大學與學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宗教革命的影響,時正隸屬於瑞典的芬蘭,也於一六四○年在其首府土庫(Turku)創立一所以拉丁文及瑞典語授課的大學,名為Academia Aboensis,依歐洲中世紀大學之例,分設神、哲、法、醫四學院。一八二七年土庫遭遇火災,全城精華毀於一旦,俄國沙皇所派總督乃藉機將政府遷往瀕臨波羅的海的赫爾新基,大學也隨同前往,且改為效法柏林大學新制,依洪保德(W.V. Humboldt)的教育理念,研究與教學並重,學術自由而獨立,教授治校,學生自治,迄今成為芬蘭各大學之傳統。唯受民族主義的影響,逐漸改用芬蘭語講課,且配合經濟發展而增設了農林、工商及社會科學等實用系所。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又為了提高國民...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芬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也是芬蘭的國家圖書館,雖然有大學圖書館之名,主要職責也以滿足赫爾辛基大學內部的研究教學為主,但是其實際運作,多半和國立圖書館有關,各系所圖書館和其沒有隸屬的關係,1974年成立的大學部圖書館是其中唯一和赫爾辛基大學有直接關係的。
  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的前身是成立於1640年的吐庫學院(Academy of Turku, Abo)圖書館,1707年得到瑞典芬蘭國王的許可,所有瑞典及芬蘭地區的出版品都必須送一分給吐庫學院圖書館,根據現存的1755年目錄顯示,當時的館藏已經超4,000冊。
  1827年的一場大火,將整個學院及圖書館化為灰燼,圖書館的40...
芬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水沖擊加熱的石子,以產生蒸氣的沐浴方式。源於烏克蘭一帶。進行的方式是浴者坐在瀰漫的蒸氣中,以木棒拍打皮膚變紅後,再跳入冷水中,如此反覆進行。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及鬆弛精神的作用。
芬蘭的圖書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又稱為萬湖國,北接挪威,西臨蘇俄,南濱波羅的海,西有瑞典,面積338,127平方公里,人口4,970,000(1991年估計),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愛沙尼亞語、拉布蘭語和匈牙利語亦十分通行。
  芬蘭人原為亞洲蒙古人後裔,最早被瑞典人、1700年代開始被俄羅斯帝國統治,於1917年獨立。最早的圖書館來自芬蘭第一個大學、成立於1640年的土庫學院(Turku Academy),之前的圖書均是存放在各教會、學校和寺院中,且為數極少。18世紀時的土庫學院圖書館約有館藏3,500冊。1828年該學院圖書館併入了赫爾辛基大學圖書館(Helsinki Univers...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