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40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茯」、「豬」等條。
散落。通「零」。《漢書.卷一○○.敘傳上》:「得氣者蕃滋,失時者落。」唐.顏師古.注:「與零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多孔菌科孔菌屬。子實體成塊狀,形似甘藷,大如拳,皮黑而皺,肉白微赤,寄生於山林中枯死的松樹根上,可用人工繁殖。多分布於中國大陸北、中、南等地。採集後陰乾可入藥,具有解熱、安神等功效。也作「伏」、「伏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菊科茯菜屬,一年生草本。高十二至五十公分,莖直立,葉互生,大頭羽狀分裂,頂裂片寬大,側裂片一至二對。頭狀花序為球形,中央部分呈淡黃綠色,周圍呈白色,多於夏日開花。其嫩葉、芽可食用,全株入藥,有止血、解毒的功效。也稱為「魚眼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資料來源4 責任編輯 生平苦(男,1955年10月8日—),本名王裕仁,台灣作家,曾任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祖籍熱河省林東縣,滿清旗人之後,生長於台灣台中縣。據悉「」字是取自於過往中一個令他難忘的女子之名。台大中文系畢業後,曾任明道中學教師9年。2001年與蘇玉珍離婚,逐漸淡出螢光幕。現在擔任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 著作短篇《每一句不滿都是愛》75年前衛出版社《外省故鄉》77年希代書版公司《誰能查禁我的愛》78年林白出版社...
嚴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簡介:嚴歌,一九五八年出生於上海,生長在一個安徽的知識分子家庭中。12歲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文工團,學習舞蹈,並在部隊裡從事文學創作從軍十五年。一九八O年開始發表作品,一九八六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一九八九年赴美留學。一九九○年獲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獎學金,應美國新聞總署之邀訪美,在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英文文學寫作碩士,獲藝術碩士學位,現為好萊塢專業編劇。多部小說如《少女小漁》、《白蛇》、《天浴》屢被改編為電影。曾獲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長篇小說分獲聯合報長篇小說評審獎、中國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綠灌木。株高2~3m。嫩枝被銹色短柔毛,後漸無毛。單葉或羽狀複葉(2~5小葉),互生;橢圓形或長卵形;長6~18cm,寬2﹒5~5cm;基部狹楔形,先端漸尖或急尖至鈍圓形;全緣或不規則波狀緣;兩面光滑無毛。花兩性,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初被銹褐色短柔毛;花冠白色;花瓣5。果實橢圓形或球形,徑約1cm,熟時淡紅色至橘黃色,半透明;種子1。
聶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68年在南京以遠思為筆名,發表小說<變形記>,爾後作品多發表於美國、台灣。 觀點聶華很早就嘗試現代主義的文學技巧,如1950年發表的<李環的皮包>、<月光、枯井、三腳貓>,都極具現代主義事的實驗作品。陳芳明曾說:「聶華寫出了女性肉體的撕裂、靈魂的破碎、生命的不完整、生活的不確定。」此外聶華小說的特點大略區分如下:1.人物生動鮮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依傳統的食療配方所製成的滋養食品。主要藥材有龜板、土茯、生地黃、金銀花、蒲公英、甘草等。具有滋陰潤燥、解熱等功效。
張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伯(1876~1951)名壽春,字伯,後以字行;因乳名五座,一般稱他為張五爺,而非排行第五。六歲入私塾讀書;十四歲(1889)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進駕駛班。該學堂當時由嚴復(幾道)和伍光建等人主持。光緒二十年(1894)以第一名畢業。
  光緒二十四年,受嚴範孫之聘,在其家中設立家館,以新教育方法教導其子弟,取名嚴館。光緒二十六年,王錫瑛亦請張氏在家設私塾,稱為王館。光緒三十年二月,赴日本考察教育;八月返國,在天津創設敬業中學堂(後改名私立第一中學堂),除合併嚴、王兩館學生外,又招考新生,分設高級師範班與中學班。後學生日眾,原址不能容納,於光緒三十四年遷入南開窪新校舍上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楓樹,狀似豬糞;通,馬糞。「通」比喻如糞土般低賤而無用。宋.王安石〈登小茅山〉詩:「物外真游來几席,人間榮願付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