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自己家的謙辭。《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屋、住宅。如:「宿舍」、「房舍」、「茅舍」、「田舍」。
謙稱自己住的地方。如:「寒舍」、「敝舍」、「舍下」。
對人謙稱輩分低於自己的親屬。如:「舍弟」、「舍妹」、「舍親」。
餵養牲畜的地方。如:「豬舍」、「牛舍」。
量詞。用於計算古代行軍里數的單位。三十里為一舍。如:「退避三舍」。
通「捨」:A>放棄、放下。如:「舍生取義」。B>除去、除開。如:「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C>止息、停止。如:「不舍晝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本植物的總稱。如:「綠草」、「草木」。
隨便、不認真。如:「草率」、「潦草」、「草草了事」。
草書、草體。如:「狂草」、「行草」。
初步的。如:「草創」、「草約」、「草案」。
底稿、文稿。如:「起草」、「草圖」。
田野、荒野。如:「草澤」、「草莽」。
用草做成的。如:「草蓆」、「草鞋」。
三顧茅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見《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後用以比喻敬賢之禮或誠心邀請。南朝梁.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黃石兵法,寧可再逢,三顧茅廬,無由兩遇。」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也作「茅廬三顧」、「草廬三顧」、「三顧草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圓頂的草舍。《集韻.平聲.覃韻》:「庵,圜屋曰庵。」如:「草庵」、「茅庵」。
下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南昌太守陳蕃,不喜賓客,惟敬重徐稚,特設一榻,徐來則放下接待,去則懸起。見《後漢書.卷五三.徐稺傳》。指禮賢下士,留客歇宿。後指投宿、住宿。《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八齣:「我二人不回寓,就下榻此間了。」
草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草舍、草屋。《水滸傳》第四回:「趙員外攜住魯達的手,直至草堂上,分賓而坐。」《儒林外史》第一回:「所以敬他,愛他,時時和他親熱,邀在草堂裡坐著說話兒。」也稱為「草廬」。
行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出遊、旅行。晉.干寶〈晉紀總論〉:「行旅草舍,外閭不閉。」《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行旅出數千里之外,不要齎帶糧草。」
草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舍、草房。《後漢書.卷五三.周燮傳》:「有先人草廬結于岡畔,下有陂田,常肆勤以自給。」《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顧臣於草廬之中。」也稱為「草堂」。
寬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心、放心。《三國演義》第四回:「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西遊記》第四八回:「一則遊賞,二來與師父寬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