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6.7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蘇州彈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蘇南部、上海、浙江的杭、嘉、湖等地區的曲藝。有說有唱,以小三弦、琵琶為主。演出者自彈自唱,有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組合形式。基本唱腔是上、下句變化反覆結構。表演靈活簡便,善用敘事、代言相結合的手法和說、噱、彈、唱的藝術手段描繪故事情節,刻劃人物性格。此種技藝在清代中葉時已相當成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區域劃分的單位。如:「揚州」、「加州」、「佛羅里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彈弓發射的小鐵丸。如:「彈丸」。
槍炮發射可以傷人毀物的東西。如:「子彈」、「原子彈」、「槍林彈雨」。
彈子:指撞球。如:「彈子房」。
物體由緊縮到伸展產生的力量。如:「彈性」、「彈力」。
糾舉。如:「彈劾」。
演奏。如:「彈奏」、「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江蘇、蘇州的簡稱。如:「蘇杭」、「蘇繡」。
植物名。如:「山蘇」、「紫蘇」。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表義的基本單位。如:「名詞」、「形容詞」、「單音詞」、「合成詞」。
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文詞」、「演說詞」。
一種格律文學。興起於唐代,在宋代最為興盛。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或稱為「詩餘」、「長短句」。
彈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流行於南方各省,表演者大都在一人至三人,有說有唱;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或再加上琵琶、揚琴陪襯。唱詞多為七字句。曲調、唱腔則因地而異,如蘇州彈詞、揚州彈詞、長沙彈詞等。也稱為「搊彈詞」。
蘇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太湖東岸,是太湖水運中心,大運河與京滬鐵路、蘇嘉鐵路在此交會。境內湖泊廣布,稻米產量多,品質好,並盛產魚蝦,故有「魚米之鄉」之稱。
開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江浙一帶彈詞曲藝的小唱段,原在正書演出前加唱,以為定場,與正文無關。現已獨立,分對口、群唱、小組唱、對白開篇等。其中以蘇州彈詞開篇最有特色,如宮怨、新木蘭詞。
蘇州評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江浙一帶的曲藝。有說有唱,由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合併而成,故稱為「蘇州評彈」。簡稱為「評彈」。
馬如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1~1908)字去卿,又名時霏,江蘇長洲縣人。為清咸豐、光緒年間的彈詞表演家,是蘇州彈詞主要的流派唱腔之一。年輕時作過書吏,並有《道訓》、《雜談》等著作,對評彈藝術有卓越的貢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