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蘭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香草。《文選.沈約.和謝宣城詩》:「昔賢侔時雨,今守馥蘭蓀。」唐.盧照鄰〈三月曲水宴得尊字〉詩:「長懷去城市,高詠狎蘭蓀。」也稱為「蘭孫」。
2.比喻具美德的賢士。《舊唐書.卷一七七.崔慎由傳》:「挺松筠之貞姿,服蘭蓀之懿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多數叢生,細長而尖,平行脈。花莖自葉中抽出,花味清幽。品種甚多,如素心蘭、報歲蘭、美齡蘭等。
蘭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一公尺半,葉對生、平滑,葉緣有鋸齒,全株有香氣。秋日開花,花色淡紫,可供觀賞。生於山野、河邊等地。或稱為「香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香草。《楚辭.屈原.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漢.王逸.注:「蓀,香草也。」
如獲至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得到最珍貴的寶物。比喻喜出望外。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鏡花緣》第八七回:「紫芝趁空寫了一個紙條,等蘭蓀走過,暗暗遞了過去。蘭蓀正在著急,看了一看,如獲至寶。」也作「如獲珍寶」。
芬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功業。宋.薛季宣〈跋東坡詩案〉:「根株到餘擽,復恐分寸遺。終焉盛芬烈,蘭蓀謝芳姿。」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