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1.20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老虎之子。《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呂蒙》:「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元史.卷一九八.孝友列傳二.石明三》:「石明三者,與母居餘姚山中。一日明三自外歸,覓母不見,見壁穿而臥內有三虎子,知母為虎所害,乃盡殺虎子。」
2.比喻強健的男孩。《三國志.卷五五.吳書.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淩統》:「二子烈、封,年各數歲,權內養於宮,受待與諸子同,賓客進見,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
3.馬桶。《周禮.天官冢宰.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笫凡褻器。」漢.鄭玄.注:「褻器,清器,虎子之屬。」《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庵鄭虎臣報冤》:「覺腹中痛極,討個虎子坐下,看看命絕。」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深入險境,就不能有斬獲。《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與汝等來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貴共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身先士卒,古之名將皆然。」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入虎穴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深入險地去取得勝利成功。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條。01.清.袁枚〈答某學士書〉:「宋則不然。大半賢人君子,皆先入釋教中,明心見性,深造有得,然後變貌改形,遁而之儒,且以入虎穴得虎子自矜,而不知久居虎穴中,已作牛哀之化而不自知。」
將門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相家門培養出來的強健子弟。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深入險境,就不能有斬獲。《三國志.吳書.卷五四.呂蒙傳》:「蒙曰:『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朱子語類.卷三二.論語.樊遲問知》:「須先難而後獲。不探虎穴,安得虎子!須是捨身入裡面去,如搏寇讎方得之,若輕輕地說得不濟事。」也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不深入險境,就不能有斬獲。《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周書.卷四三.列傳.韋祐》:「古人稱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安危之事,未可預量。縱為國殞身,亦非所恨。」也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稱貪吃菜餚的人。如:「在飯桌上要注意禮貌,別儘挾菜吃,讓人笑話成菜虎子。」
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壞人。參見「麻胡」條。如:「別鬧了,馬虎子來了!」
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對某事沒有經驗或技術不熟練的人。如:「這樣的生虎子得找機會好好磨練一番。」《梨園外史.第一七》:「姓孫的再來央告唱戲,你就派他一回,反正唱不好也與我們的招牌沒相干,誰不知他是生虎子。」
虎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笑貪睡、睡懶覺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