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98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處理、措置。《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只靠那丞相路岩,排行喚做路十的,處置軍國大事。」《紅樓夢》第一回:「其盤費餘事弟自代為處置,亦不枉兄之謬識也。」
2.處罰、懲治。唐.薛調《無雙傳》:「有高品過,處置園陵宮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慢慢向老師說明此人不中抬舉,再處置他也不遲。」
廢棄物之最終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棄物經前處理及中間處理後,仍會有殘存固體廢棄物,這時必須做最終處置。廢棄物最終處置可分為自然還原與回收再生。自然還原法包括陸域處置(衛生掩埋、露天棄置)與水域處置(衛生掩埋、水域棄置)兩種。露天棄置與海洋棄置會造成嚴重二次公害,不宜採用,故以掩埋法為主。掩埋法依地形特徵來分類,可分為陸域掩埋與海域掩埋兩種。而依掩埋廢棄物的種類,可將廢棄物最終處置法分類成:(1)安定掩埋法,係指一般事業廢棄物置於掩埋場,覆以土壤之處理方法。適用事業機構所產生玻璃屑、陶瓷屑、建築廢料等廢棄物。(2)衛生掩埋法,指將一般事業廢棄物掩埋於不透水材質或低滲水性土壤所構築,並設有滲出水、廢氣收集或處理設施及地下水監...
放流水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管線或輸水方法,將放流水送至土壤或承受水體,亦稱為最終處置,方法有:
1.再利用—處理後之廢污水可做為景觀、洗街、灌溉、工廠製程等或其他用水。2.河川、湖泊放流—以放流管輸送至河川或湖泊,並藉擴散管,把廢水分散於河水或湖水中,藉其自淨作用,減少污染物濃度。3.海洋放流—以海洋放流管將放流水導入海中,擴散管分配於海水中,藉著減少污染物濃度擴散、海水稀釋和生物分解等作用放流水。4.土地處置—將放流水施放於土地上,借蒸發、滲透、過濾或土壤之吸附、生物之利用,而減少其污染。
異常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程式中的一常式,用以反應錯誤狀況。一系統的品質的衡量可由該系統提供給使用者的用以處理該錯誤的資訊之有效程度而定。
便宜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上級許可不用請示,而自己斟酌情形處理事務。《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朕欲使郭威鎮守鄴都,使諸將一聽郭威號召,其備禦契丹事務,專委郭威便宜處置。」也作「便宜施行」。
臨機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機作妥善的安排處理。如:「一位好的外交官須具有臨機處置的能力。」
放射性廢料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放射性廢料與生活環境長期或永久隔離之作業。通常會將此類廢料放置在一安全無慮之處置場。
  經機械操作程序釋入於周圍環境,埋設於地下,投棄於海中而和人類生活環境隔離,稱為處置
  參見放射性廢料處理radioactive waste treatment和放射性廢料管理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條。
高放射性廢料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再處理設施產生的高放射性待處理物料,包括核分裂產物,Am、Cm等錒系元素,鈾、鈽等抽取殘渣,硝酸、鹼基鹽以及含Fe、Cr等腐蝕生成物。由於含長半衰期的放射性物質,為了防止造成環境污染及公眾的輻射曝露,因此必須與生物圈隔離,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因此將廢料固化成穩定型態,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貯存後再予處置
固體廢物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固體廢物或污泥之最終處置,有焚化、掩埋、土壤調整及其他方法等,此外依掩埋廢棄物之種類,可將掩埋分成四種,即(1)衛生掩埋:將一般廢棄物掩埋於不透水材質或低滲水性土壤所構築,並設有滲出水、廢氣收集及地下水監測裝置之掩埋場處理方法。(2)封閉掩埋:將有害廢棄物掩埋於抗壓及雙層不透水材質所構築,並設有阻止污染物外洩及地下水監測裝置之掩埋場地。(3)安定掩埋:將一般事業廢棄物置於掩埋場,設有防止地盤滑動、沈陷及水土保持設施或措施之方法。(4)土地利用:用於農村土地之改良。在其他方法上有深井注入,將廢棄物注入廢棄之深井以防止二次公害之處理方法,再利用、太空拋棄等。禁止直接最終處置之情況:(1)依規...
現地污水處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一些未設有污水下水道收集區域之污水,經現地處理設施(如淨化槽)處理後,其出流水排入地下土壤,再經土壤吸附等進行最終處置,稱為現地污水處置;典型的土壤吸附系統包括一系列窄淺(一般約為0.6~1.5公尺)的溝渠,溝渠中並填滿多孔的介質以達到:(1)維持此廢水處置溝渠之結構穩定,(2)提供部份之處理效能,(3)將流入之污水分佈至土壤之表面,(4)當溝渠未完全注滿液體時,可提供尖峰流量時,暫時的貯存功能。一般從淨化槽出流之處理水,可藉由重力流、泵抽送或虹吸方式導入處置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