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6.84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號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傳遞信號的炮。《水滸傳》第四七回:「只聽得祝家莊裡一個號砲,直飛起半天裡去。」《三國演義》第二回:「將過山頭,關、張伏軍放起號砲,穢物齊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稱。如:「國號」、「別號」、「外號」。
命令。如:「號令」、「發號施令」。
排定的次序。如:「編號」、「座號」。
標誌、標記。如:「符號」、「記號」。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如:「號角」、「軍號」、「法國號」。
商店。如:「寶號」、「公司行號」。
物品的大小等級。如:「特大號」、「家庭號」。
種、類。如:「像他這號人物,還是少惹為妙。」
量詞。用於計算編定的人物數目的單位。如:「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號病人,還剩下五號。」
號外:報社因突發的重大事件,而臨時印發以讓大家迅速知道消息的特別報導。
放聲大哭。如:「哀號」、「哭號」、「鬼哭神號」。
拉長聲音呼叫。如:「號叫」、「呼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兵器。古時以機械發射石子,今用鋼鐵製成,以火藥發射子彈。如:「砲彈」、「高射砲」、「迫擊砲」。
石沉大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去不見蹤影、杳無音訊或事情沒有下文。元.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他可便一去了呵,石沉大海。」《鏡花緣》第九八回:「只等號砲一響,就衝殺過去,那知等之許久,竟似石沉大海。」也作「石投大海」。
伏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伏的軍隊。《舊五代史.卷二二.梁書.列傳.牛存節》:「既而王言不克入,存節獨率伏軍負梯䡴破其西甕城,奪其濠橋,諸軍俱進。」《三國演義》第二回:「關、張伏軍放起號砲,穢物齊潑。」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