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4.80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裹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舊時男子穿布襪裹腳,或女子纏足用的長布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遂脫下兩隻裹腳接了,穿在龜殼中間,打個扣兒,拖了便走。」也稱為「裹腳布」。
老太婆的裹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又臭又長。古時候,為了使女子的腳小而用布來裹住。裹腳布很長,而老太婆經年累月包裹小腳的裹腳布不但長而且臭。多用於比喻人的言語冗長或論調陳腐,令人難以忍受。如:「那個人每次講起話來,總是像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也作「麻婆子的裹腳布」。
氈襪裹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不分彼此。意即鞋不離襪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馬老先生,而今這銀子我也不問是你出,是他出,你們原是氈襪裹腳靴。」
麻婆子的裹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又臭又長。比喻人的話語或文章,篇幅冗長而無可取之處。如:「作文應簡明扼要,不要像麻婆子的裹腳布,令人難以忍受。」也作「老太婆的裹腳布」。
裹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女子纏足用的布條,或男子穿布襪裹腳的布條。也稱為「裹腳」。
吊死鬼的裹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死臭。罵人的話。如:「別老是擺著一張臭臉,像吊死鬼的裹腳布一樣──死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纏繞、包紮。如:「裹腳」、「裹粽子」、「裹傷口」、「馬革裹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腿,支撐身體接觸地面的部分。如:「赤腳」、「跺腳」、「前腳」、「後腳」、「手腳靈活」。
像腳形的器物支架。如:「椅腳」、「桌腳」、「高腳杯」、「高腳椅」、「四腳桌」。
物體的基部、下部。如:「牆腳」、「山腳」。
正文下面附加注解或說明的文字。如:「注腳」。
量詞。用於計算用腳踢、踩等動作的單位。如:「連踢三腳」、「踩了一腳」。
腳本:指劇本。如:「這次表演的腳本,已經改了五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纏繞。唐.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詩:「娑蘿掩映迷仙洞,薜荔纍垂繳古松。」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八.器部.繳腳布》:「繳腳布。時珍曰:『即裹腳布也,古名行縢。』」
乖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明伶俐,討人喜歡。《西遊記》第三八回:「我不如你們乖巧能言,人面前化得出齋來。」《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他有一個小女兒,生得甚是乖巧,老妻著實疼愛他。帶在房裡,梳頭、裹腳,都是老妻親手打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