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0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複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查審核。如:「請會計部把旅行所花費的金額,再複核一下。」
複核驗證法;效度複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多元迴歸分析中,研究者常會使用多種指標來協助選擇一個最佳的迴歸模式,這些指標的使用標準包括:
  1.R2值(即決定係數值)最大;
  2.S2值(即殘差值的變異數)最小;
  3.預測值的預測區間最窄;
  4.Cp最小;
  5.PRESS值最小。
  當研究者參考這些指標選出一個最佳的迴歸模式後,並無法驗證該模式即為具最佳預測效力的模式。為了確認該模式的效度(validaty)問題,以便未來據以進行預測及降低預測的誤差,研究者通常有兩種方法可行:
  1.重新收集另一筆資料,並以該模式來預測新樣本的依變項值,並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的、繁雜的。如:「複雜」、「繁複」。
不是單一的。與「單」相對。如:「複姓」、「複數」、「複眼」。
再、又。如:「複賽」、「複習」、「重複」。
重疊。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實內保護果仁的硬質外殼。如:「果核」、「桃核」。
物體中心像核的部分。如:「細胞核」、「原子核」。
詳查。如:「查核」、「核對」、「核定」、「核算」。
核心:A>中心。如:「正中核心」。B>比喻事物的重心。如:「這道手續是整件計畫的核心。」
核子:化學上將質子和中子合稱為「核子」,為組成原子核的粒子。
內容分析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步驟 確定目標內容分析研究之首要步驟,為確定有待達成之具體目標或有待考驗之假設,即在提供描述性資訊、複核研究發現與考驗假設。 決定蒐集資料之方式內容分析用以蒐集資料之方式有以下五類別:1.抽樣:最先步驟是編列抽樣架構,或列出將可能被抽取當樣本之所有單位表。以使用隨機抽樣最為普遍,也苦運用系統抽樣;文獻若同時依流通情形與地理位置分層,則可採用分層隨機抽樣。2.類別:類別與研究目標有關,資料如被劃歸在某一類別,但不能同時劃入另一類別,因此各個類別是力求周延、互斥與獨立的。所謂獨立的,專指某一類別之價值不能決定另一類別之價值。...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