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52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討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討飯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我在這裡吃口湯水,也是安樂的,倒回家裡在你手中討飯吃?你看這家媳婦,待我如何孝順?」《紅樓夢》第六七回:「那珍大奶奶的妹子原來從小兒有人家的,姓張,叫什麼張華,如今窮的待好討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請求。如:「討飯」、「討饒」、「討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米煮熟後的食物。如:「米飯」、「稀飯」、「乾飯」。
每天定時吃的正餐。如:「早飯」、「午飯」、「晚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乞丐,討飯的人。《列子.黃帝》:「自此以後,范氏門徒路遇乞兒馬醫,弗敢辱也。」明.袁宏道〈山居小話〉:「余疑其為女乞,而問曰:『爾有丈夫乎?』乞微笑。」
托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人的食具稱為「缽」。佛教僧人乞求布施,皆以手托承缽盂,故稱為「托缽」。後引為乞食、討飯之意。《禪宗無門關》:「德山托缽;南泉斬貓。」
相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共同或相似之處。《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王三到也與鄭元和相像了,雖不打蓮花落,也在孤老院討飯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就是同父合母的兄弟、同胞雙生的兒子,道是相像得緊,畢竟仔細看來,自有些少不同去處。」
乞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太平廣記.卷一二六.蕭懷武》:「至于深坊僻巷、馬醫酒保、乞丐傭作及販賣童兒輩,並是其狗。」明.謝肇淛《五雜組.卷五.人部一》:「京師多乞丐,……,大抵遊手賭博之輩,不事生產。」也稱為「乞兒」。
乞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討飯,向人求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幼年撞著乞食老婆攝去,教成異術。」
行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同行。《警世通言.卷三七.萬秀娘仇報山亭兒》:「陶鐵僧當初只道是除了萬員外不要到我,別處也有經紀處;卻不知吃這萬員外都分付了行院,沒討飯吃處。」
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討飯的人。《孟子.告子上》:「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南齊書.卷三五.高祖十二王傳.武陵昭王曅傳》:「冬月道逢乞人,脫襦與之。」也稱為「乞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