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6.93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評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講唱文學。參見「平話」條。《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過了兩個月,卻是韓夫人設酒還席。叫下一名說評話的先生,說了幾回書。」
杭州評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杭州、紹興等地的說書藝術。表演者一人,只說不唱,使用手帕、扇子、醒木板等道具。多以當地方言演述歷史、俠義、神怪等故事。
揚州評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揚州方言講說的曲藝。起源於江蘇揚州,流行於上海、南京、鎮江及江蘇北部。表演時一人坐著說而不唱,以醒木為道具,增加氣氛。傳統書目題材如三國、西遊等為長篇,現代者則以短篇居多。
福州評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福建省福州一帶的曲藝。清光緒年間頗盛行。說唱並用,唱詞多為七字句或八字句,不押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論的文字或言語。如:「文評」、「詩評」、「影評」。
判定。如:「評判」、「評分」、「評理」、「評定」、「評估」、「評斷」、「評議」、「評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如:「說話」、「傳話」、「正經話」、「話中有話」。
談論、敘說。如:「話別」、「話舊」、「閒話家常」。
話梅:用梅子醃製的一種乾而味酸帶鹹的零食。或稱為「酸梅」。
不登大雅之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雅之堂,風雅人物聚會的廳堂,借指高雅的境界。「不登大雅之堂」指文藝作品粗俗低劣,不能獲得高雅文士的欣賞。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一一九:「晚唐人詩……求新在此,不登大雅之堂正在此。」《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這部評話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一種小說,初名金玉緣。」後泛指一切粗俗、不入流的事物。如:「此人魯莽粗鄙,不登大雅之堂。」
說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流行於民間的說唱藝術。如宋代的講史、元代的平話以及評話、彈詞等。《紅樓夢》第四三回:「園中人都打聽得尤氏辦得十分熱鬧,不但有戲,連耍百戲並說書的男女先兒全有。」《老殘遊記》第二回:「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也稱為「挑閃」。
平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的一種講唱文學。將前代的軼事渲染說唱而成,行文的方式由韻散相間到純散體,在宋代最為盛行。如《三國志平話》、《五代史平話》。後亦用於指說書體的小說。也作「評話」。
書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說書的場所。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九.小秦淮錄》:「大東門書場在董子祠坡兒下廁房旁。四面團座,中設書臺,門懸書招,上三字橫寫,為評話人姓名,下四字直寫日開講書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