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9.60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試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科舉時代考試時所作的詩,多用古人詩句命題,冠以賦得二字,其詩或五言、七言,或八韻、六韻,在詩中自成一體,稱為「試帖」。
2.唐時明經考試的方法。即帖經取士,將所習的經文,掩其兩端,中開一行,裁紙為帖,稱為「試帖」。《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乃詔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唐、宋、元科舉時代,稱應試題目為「帖」,從經文中帖出數字而得。如:「試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備的,帶實驗性質的。如:「試用」、「試穿」、「試飛」、「嘗試」。
測驗。如:「口試」、「筆試」、「考試」、「試卷」。
三更燈火五更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勤奮刻苦,晚睡早起。《黃繡球》第一六回:「一個人總要吃得苦,從前只把『三更燈火五更雞』,埋頭在八股試帖小楷的各種事情,以為是能吃苦了。」也作「三更火,五更雞」。
迂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言行迂腐而不合實際。[例]前清時期的那些秀才、舉人,終日只知八股試帖,昧於世界新知,思想迂闊。
國計民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他們從前中舉人,中進士,都是仗著八股試帖騙得來的,於國計民生,毫無關係。」也作「民生國計」。
呆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滯銷貨。《文明小史》第四二回:「至於省城裡這些書店,從前專靠賣時文,賣試帖發財的,自從改了科舉,一齊做了呆貨,無人問信的了」。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