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8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誇耀。《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子虛過烏有先生。」裴駰集解引郭璞曰:「,誇也。」
2.驚訝。如:「異」。宋.楊萬里〈過烏沙望大唐石峰〉詩:「山神自賀應自,古來此地無車馬。」
3.欺騙。《晉書.卷三七.宗室傳.譙剛王遜傳》:「甘言方伯,襲之以輕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奇、訝異。《儒林外史》第四○回:「老媽同家人都嚇了一跳,甚覺異。」《紅樓夢》第七一回:「怎麼他的眼腫腫的?所以我異只管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奇訝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于得水驚問道:『你是何處神鬼!輒來作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少奇特。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我見他扭身子十分希。」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我為甚鬧喧嘩,累的你猛驚呀,只為這適間夢裡多希。」也作「希吒」、「希奼」、「希差」、「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猛威嚴。元.李唐賓〈風入松.落花輕套.攪箏笆〉曲:「恰撇下心兒忘,才說著意兒謊。俺捱過惡風聲,搜索遍風流伎倆。」也作「惡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攪拌、混合。如:「拌和」、「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歷歷在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聊齋志異.卷四.小獵犬》:「無何,王者登小輦,衛士倉皇,各命鞍馬;萬蹄攢奔,紛如撒菽,煙飛霧騰,斯須散盡。公歷歷在目,駭不知所由。」
面面相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對視而不知所措。形容驚懼或異的樣子。《水滸傳》第一七回:「眾做公的都面面相覷,如箭穿雁嘴,鉤搭魚腮,盡無言語。」《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覷,束手無策。」也作「面面相窺」、「面面廝覷」。
叱吒風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拔山蓋世,氣吞山河反義:無足輕重,微不足道辨似: 吒,音ㄓㄚˋ。怒吼。不可寫作「」。
昭然若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莊子.達生》有孫休者,踵門而子扁慶子曰:「休居鄉不見謂不脩,臨難不見謂不勇;然而田原不遇歲,事君不遇世,賓於鄉里,逐於州部,則胡罪乎天哉?休惡遇此命也?」扁子曰:「子獨不聞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膽,遺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无事之業,是謂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今汝飾知1>以驚愚,脩身以明汙2>,昭昭乎3>若揭4>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无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注解〕 (1) 飾知:裝作有智慧而弄巧欺人。飾,偽裝、假裝。知,音ㄓˋ,同「智」,智慧。 (2) 明汙:突顯他人的汙穢。 (3) 昭昭乎:明白顯著。 (4...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