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謇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忠貞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2.正直的言論。《後漢書.卷二十五.魯恭傳》:「陛下既廣納謇謇,以開四聰,無令芻蕘以言得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吃、說話不順利。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或謇喫無宮商,或尪陋希言語。」
2.正直。《後漢書.卷六一.左雄等傳.論曰》:「彊埸宣其智力,帷幄容其謇辭。」《新唐書.卷九十七.魏徵傳》:「當今忠謇貴重無踰徵。」
發語詞,無義。《楚辭.屈原.離騷》:「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經史講義.卷一四.書經.清.柴潮生.繼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勱相我國家》:「謇謇諤諤,明辨是非者,必君子;??訿訿模稜兩可者,必小人。」
唯唯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經史講義.卷一○.書經.清.秦蕙田.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夫賢者之事君也,議事則據理而不涉揣摩,奉職則秉法而不容假借。如事屬可行,縱破成例而不顧;如不可行,雖違成命而不辭。處唯唯諾諾之中,獨有謇謇諤諤之概,而奸邪之人惡其不便已也。」
蓀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蓀草之美。比喻美德。《楚辭.屈原.九章.抽思》:「何毒藥之謇謇兮,願蓀美之可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