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貨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是具有交換的媒介、價值的單位、價值儲藏與延期支付之工具等功能,均可稱為「貨幣」。
貨幣乘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央銀行每釋放一塊錢,透過銀行放款過程,所能創造貨幣數量的倍數。即以貨幣供給額除以準備貨幣數(銀行存款準備金加貨幣機構以外各部門持有之通貨)。影響貨幣乘數變動的因素包括通貨發行額、法定準備率、銀行超額準備、定期性存款增減以及銀行信用擴張程度。貨幣乘數是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參考指標之一,此乘數的增減,會影響物價的穩定。
貨幣成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不能以貨幣表示,或不採用貨幣表示,而用資源及其他表示法表示的成本支出,則包括在非貨幣成本項目內。如學生在接受教育時所產生的精神成本及機會成本即是。
法償貨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用以在國內清償債務的鑄幣或通貨。
貨幣市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節短期資金供給和需要的市場。其所進行的交易均為一年期以下的貨幣買賣。貨幣市場的信用均具有高度的流動能力,因其期限甚短,價格不會發生激烈之變化,同時都有現成市場,容易脫售。目前,臺灣貨幣市場主要的工具有遠期支票、國庫券、商業本票、國內銀行承兌匯票等。
強勢貨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有大量外匯準備,以及國際收支呈盈餘國家的貨幣。此種貨幣價值穩定,與其他貨幣衡量價值增加,常處於升值狀態,在外匯市場上行情看漲。如:「馬克一直都是國際匯市上的強勢貨幣。」
貨幣供給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中央銀行現行定義,是指將企業及個人所持有之各種不同貨幣性資產加總而得之統計數;一般說來,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之貨幣供給額主要偏重於交易媒介功能,如通貨與支票存款、活期(活儲)存款等,而廣義之貨幣供給額,則除狹義之貨幣總計數外,尚包括準貨幣,如定期性存款等,較偏重於價值儲藏功能。也稱為「供幣總計數」。
歐洲貨幣體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共同體十二會員國為追求單一化市場,於西元一九七九年所建立的貨幣體系。據此制訂的歐體匯率機制(ERM),於一九七九年開始實施,目標則是於一九九八年完成貨幣同盟,進而達到政治同盟。英語縮稱為EMS。
貨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通性或貨幣性不如通貨及存款貨幣,但能快速且變現損失較小地變成「通貨」的資產,如定期存款。
塑膠貨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代替貨幣使用的卡片。如信用卡、預付卡、轉帳卡、電話卡等。也稱為「電子錢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