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3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蹀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殺人眾多,血流成河,遂踏血而行。《資治通鑑.卷一九一.唐紀七.高祖武德九年》:「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也作「喋血」、「啑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液:動物體內的紅色體液。由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漿所組成。
表同一祖先的。如:「血統」、「血親」、「血緣」。
勞力、精神。如:「心血」、「血汗」、「血本無歸」。
剛強、強烈。如:「血性」、「血氣方剛」。
紅色。如:「血紅」、「血色」。
血盆大口:形容嘴大。如:「她那血盆大口,看了真嚇人!」
血口噴人:以惡言或不實的言語害人、侮辱人。如:「你說話要有根據,不要血口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蹈、踏。如:「蹀血」。《淮南子.俶真》:「足蹀陽阿之舞,而手會綠水之趨。」
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人眾多,踏血而行。《史記.卷九○.魏豹彭越傳.太史公曰》:「魏豹、彭越雖故賤,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稱孤,喋血乘勝日有聞矣。」連橫〈臺灣通史序〉:「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也作「蹀血」、「啑血」。
壯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畏的氣概。唐.員半千〈隴頭水〉詩:「蹀血多壯膽,衰草無怯魂。」
啑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踏血而行。喻殺人眾多,血流滿地。《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今已誅諸呂,新啑血京師,以此迎大王為名,實不可信。」也作「喋血」、「蹀血」。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