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8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途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法、門道。如:「研究學問要懂得途徑。」
途徑-目標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途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2 確立目標3 領導者行為/原因變項4 領導情境/調節變項4.1 部屬特徵(subordinate characteristics)4.2 環境變數(environmental factors)5 領導效果(leader effectiveness)/結果變項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途徑-目標理論(Path-Goal Theory)豪斯(House, 1971)提出
系統途徑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系統途徑時期/系統理論時期1.1 時間1.2 一般系統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1.3 社會系統理論1.4 Z理論1.5 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1.6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2 理論特色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系統途徑時期/系統理論時期系統途徑時期試圖整合科學實證時期與行為科學時期的理論,使理論更加完整實...
行為主義研究途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主義研究途徑」是指以行為主義作為研究之主要觀點及理論基礎;這類研究主要在於探究環境操作與人類或動物行為改變間之關係,多在實驗室或嚴格控制的情境中進行。
  行為主義最早是由華生(J.B. Watson)在二十世紀初期所提出,是對當時流行的心理結構主義的一種反動。華生的行為理論,主要是以俄國生理學家巴夫洛夫(I.P. Pavlov)刺激--反應古典制約理論作為行為的分析基礎,強調行為研究的重點在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簡單關係,不必探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中間變項。
  行為主義的主張雖然受到心理學界嚴厲的批評,但是在葛斯瑞(R. Guthrie)、托爾曼(C.C. Tolm...
EMP途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為醣解作用(glycolysis)。生物細胞藉由一系列酵素催化的反應,可將葡萄糖轉變為丙酮酸以產生能量的過程。為了紀念研究此過程的先驅科學家Gustor Emhden及Otto Meyerthof,因此即以其姓氏命名。(參考『醣解作用』(glycolysis))。
  我國中小學教師出國進修途徑有二:一為行政院所舉辦的公教人員出國研究或進修,規定中小學教師委任三級以上,具大專以上學歷,連續服務滿二年,且最近二年考績至少一年列甲等,一年列乙等以上,年齡在五十五歲以下者,可參加公教人員出國研究或進修的甄試。錄取者享公費待遇,留職帶薪,進修期限一年,得延長一年;專題研究期限半年,得延長半年,期滿須回原校服務,至少須為進修時間的兩倍方得改變職務或機構。
  另一途徑為教育部甄選國民中學英語教師赴美進修英語教學,規定公立國民中學教師任教英語科三年以上,曾參與英語教學輔導,對英語課程、教材、教法和教具研究有具體成績,且最近三年未出國進修者,可參與赴美進修之...
系統研究途徑(管理歷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系統研究途徑又稱為管理歷程系統方法論,是席斯克(U.L. Sisk)在一九六九年所提出。席氏在其主要著作[管理原則—管理歷程的系統方法](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 A System Approach to the Management)一書中,即以系統的方法來研究行政。
  席斯克提出組織的大小(size of organization)、交互作用的程度(degree of interaction)、成員的人格(personality of members)、目標的一致性(congruence of goals)、決定的層級(level of deci...
戊糖磷酸途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途徑為有氧環境下之反應途徑。有氧環境下,本途徑亦可稱之為磷酸戊糖途徑,簡寫為PPP途徑,它是有氧環境下之單磷酸己糖途徑,它是以葡萄糖為氧化基質,開始第一步驟生成6-磷酸葡萄糖,接著由NADP為輔酵素,催化6-磷酸葡萄糖氧化成6-磷酸葡萄糖酸,以後又進一步氧化成磷酸核酮酸。接著又由各種酵素催化含有3、4、5、6、7個碳原子的幾種糖磷酸脂酯之間相互轉化,最後又重新生成磷酸己糖,如下圖所示。
途徑目標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途徑目標論」主張有效能的領導者應幫助部屬澄清可以達成目標的途徑,並減少途徑中的障礙和陷阱,以利部屬目標的達成。換言之,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協助部屬達成目標,同時提供必要的指示或支持,以保證其目標可以和組織的目標加以配合。
  此理論係於一九七○年代為豪斯(Robert J. House)所創建,並經數次修正始完成;是一種權變理論,其基本概念共有四個要點(參見下圖):
  
  1.領導者效能是領導者行為與情境因素兩者交互作用的結果或功能。
  2.「領導者行為」:包括指示性的(directive)、支持性的(supportive)、參與式的(pa...
規範-分析途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範-分析途徑預設某種基本原理的有效性,認為行為主體在某種特定情境下所採取的行為,將是符合基本原理的策略方向的行為;因為此行為合於目的理性。正如康普斯基(J. von Kempski)所言:「我們所採取的行動乃是情境的轉化」,而此種轉化係依據行動的基本原理。所謂基本原理除了指行為發生的法則性之外,也包含行為主體面對各種可行方式作理性選擇時的心理狀態或信念。
  規範分析途徑假設人有「經濟特質」(character of economy),認為人欲達成某種目的,必然衡量所處情境,在特定的技術、價值等條件限制下,以其目的理性選擇最合乎效益的行為方案或工具。依此假設而建立理想化行動(i...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