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長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rophidon sathete (Hamilton, 1822)
魚體極度延長;肛門位於魚體中央點之前。眼較接近吻部尖端,眼睛到嘴角的距離較遠;上、下頜等長。齒為尖牙狀;上頜側邊及下頜前端的頜齒2列;頜間齒最為尖長,可倒伏,約有4個;鋤骨齒單列,約僅有3個。前鼻孔管狀,後鼻孔有突起的邊緣。體色為單純的褐色;浸泡福馬林後標本呈灰褐色,魚體腹側顏色較淡。背、臀、尾鰭邊緣為黑色。過去文獻中記錄本種的最大體長可達3.75公尺,但在台灣本種標本的體長很少超過2公尺。
西印度洋的南非、紅海,至西太平洋的印尼、菲律賓、日本、澳州,和密克羅尼西亞等海域。在台灣見於基隆、大溪、南方澳、花蓮、成功、東港和梧棲等地。
棲息於大陸棚沿岸砂泥底之鹹水或河口附近半淡鹹水海域。台灣沿海的底拖網和底延繩釣漁業時常可以捕獲本種鯙類;其生命力強,有時在底拖網下雜漁獲中仍可發現本種個體存活,並四處鑽動,其尖牙仍然具有傷害性。棲息的水層較深,由50~300公尺。嗜食底棲性魚類。在海底時有將頭部仰起抬高的行為。
供食用,或是當作下雜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物兩端間的距離。如:「這條路長二十公里。」
指事物的距離、高度大。與「短」相對。如:「長跑」、「長途」、「長橋」、「長人」、「那件衣服太長了!」
時間久遠。與「短」相對。如:「長夜」、「長久」、「長期」、「天長地久」。
好處、優點。如:「長處」、「各有所長」。
專精的技能。如:「專長」、「特長」。
年紀大、輩分高的人。如:「尊長」、「師長」、「兄長」。
排行最大的。如:「長子」、「長孫」、「長媳」。
主管、領導人。如:「部長」、「首長」、「校長」。
年齡高出他人。如:「他長我一歲。」
生長、發育。如:「成長」。
生成、生得。如:「她長得很美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