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陘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河南省新鄭縣西南,春秋時為楚、韓兩國間的要隘。也稱為「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脈中斷的地方。《爾雅.釋山》:「山絕,陘。」宋.邢昺.疏:「謂山形連延中忽斷絕者。」《文選.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逶迤傍隈隩,苕遞陟陘峴。」宋.王安石〈雨花臺〉詩:「盤互長干有絕陘,并包佳麗入江亭。」
2.灶的邊緣,可放置器物的地方。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上.釋宮》:「寤謂之灶,其脣謂陘。」《禮記.月令》「其祀灶」句下唐.孔穎達.正義:「灶陘,謂灶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源出大陸地區河北省獲鹿縣西南井陘山,向東流經欒城、趙縣,注入寧晉泊。
攀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攀轅依戀。比喻對賢良好官的眷戀。《北史.卷七五.伊婁謙傳》:「以疾去職,吏人攀戀,行數百里不絕。」北周.庾信〈周車騎大將軍贈小司空宇文顯墓誌銘〉:「解任還朝,小馬留廄,餘床掛衽,吏人攀戀,刊石陘山。」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