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36.7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陶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罐為雅美(達悟)族日常儲物或烹煮食物的器具。pitanatana月(約國曆的八月)是製陶土用具的月份。這時,抓飛魚的工作已結束了,天氣轉涼,男性群體的背藤籃上山到河流附近採陶土,再回到聚落燒製。陶製用具有幾個種類,但主要是以製作烹煮食物的食器為主。分為三大類:一是圓身凹底座的陶罐、一是圓身圓底座的陶鍋、一是碗形的湯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陶或金屬製成,可以盛物、裝水或烹調用的容器。如:「糖罐」、「茶罐」、「藥罐」、「瓦罐」。
罐頭:食物加工後,真空密封在馬口鐵製罐裡的商品。如:「罐頭食品開封之後應立即食用!」
量詞。用於計算罐裝物的單位。如:「五罐汽水」、「三罐奶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黏土燒製的器物。如:「彩陶」、「陶器」、「陶瓷」。
培養、教育。如:「陶冶」、「薰陶」、「陶鑄」。
快樂的樣子。如:「陶然」、「樂陶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烹調方法:(1)將食物加水,用文火慢煮使爛熟。如:「清燉」、「燉雞」。(2)將食物放入盅或陶罐中,隔水以慢火煨煮使材料熟軟。如:「鳳爪燉冬菇」。
十三行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面價高的干欄式房屋。十三行文化的埋葬習俗,以頭朝西南,臉朝西北的屈肢側身室外葬為主,常見的陪葬品有陶罐、青銅板、鐵刀等。從無頭葬的出現可知,當時聚落或族群之間可能有戰爭或獵頭的行為(註一)。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十三行文化Keyword:Thirteen cultural 參考資料何傳坤(2003)。台灣的史前文化(第一版)。新北市:遠足文化。P.60-67(註一)呂理政(1997)。遠古台灣的故事:認識台灣的史前文化(初版)台北市:南天。P.65-69(註二)考古學習網(註三)歷史文化學習網
河姆渡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骨耜係由水牛等哺乳類動物之肩頰骨所製,用以平整土地,清理雜草等。 陶器河姆渡人在當時以深腹、大容量的陶罐、陶盆等儲存糧食,如豬紋缽陶器為砂植的黑陶所製。 參考書目註1:劉軍,《河姆渡文化》,文物出版社,2006,頁19-21。註2:通鑑文化編輯部,《消失的古文明》,新北市:生活品味文化,民95,頁28-30。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河姆渡文化英文關鍵字:hemudu
火罐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裝有火藥的小鐵罐或小陶罐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