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7.66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隔屋攛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比喻自不量力。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長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攛椽。」也作「隔壁攛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架在桁上用以承接木條及屋頂的木材。《左傳.桓公十四年》:「以大宮之椽,歸為盧門之椽。」《晉書.卷八五.諸葛長民傳》:「屋中柱及椽桷間,悉見有蛇頭,令人以刀懸斫,應刃隱藏,去輒復出。」也稱為「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遮斷、阻塞。如:「阻隔」、「分隔」、「間隔」。
距離。如:「相隔千里」、「小明和小華的座位隔了三個桌子遠。」
使分離、使有障礙。如:「隔離」、「隔開」、「隔間」。
經過。如:「隔日」、「隔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子。如:「房屋」、「屋子」、「屋頂」、「屋簷」、「屋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拋擲、投入。《集韻.平聲.桓韻》:「攛,擲也。」《水滸傳》第三二回:「武行者把那兩個屍首,都攛在火裡燒了。」
2.匆促行事。如:「事前不準備好,臨時現攛。」
3.發怒。如:「才說完,他就跟我攛啦!」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