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7.16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預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種事項做事先的通知。如:「天氣預告」、「節目預告」。也作「預報」。
預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一部影片中截取約二、三分鐘片斷,作為宣傳的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前、事先。如:「預備」、「預防」、「預計」、「預算」、「預賽」。
參加。通「與」。如:「參預」、「干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說、對人說。如:「報告」、「你趕快告訴大家實情。」
起訴、控告。如:「告發」、「原告」、「被告」、「告狀」。
請求。如:「告假」、「告饒」、「告辭」、「告退」。
表明。如:「自告奮勇」。
宣布,或表示狀況的出現。如:「告示」、「公告」、「告急」、「告捷」、「大功告成」。
規勸。如:「忠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天藉天象顯現徵兆,向人預告凶吉禍福。《說文解字.示部》:「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
風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的方向。如:「海面上的風向忽然轉變,這對今天風帆大賽的選手們而言是一大挑戰。」
預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種事項做事先的通告。如:「氣象預報」、「強風預報」。也作「預告」。
數學教學準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會時常運用到之前所學之概念,因此老師應適時複習,以利學生在學習上做連結,且效率較高,或者也可先行預告之後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先行熟悉名詞。因此,老師對於數學的教材需要非常熟悉,建立自己的階層組織架構圖,才能有條理且清楚的分析給學生了解,並且應鼓勵學生問問題,不管是先前的課程或是正在教學的內容,皆應適時地給予輔導,解決學生之困擾。(註1) 設計學習活動1. 學生對數學內容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開始前,應先探索學生對於數學內容的學習能力,舉例而言可詢問先前單元的舊問題,如學生仍缺乏觀念與解題技巧,則老師應有所警覺,相對的,如學...
豪雨特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象局預告暴雨的警報。如:「每年臺灣地區進入梅雨季時,氣象局總會發布幾次豪雨特報。」
工廠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定工廠工人的工資、工時、休息、休假、童工女工保護、安全、衛生、終止契約預告等勞動條件的法律。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