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96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潮汐當中,水位到達最高時,稱為「高潮」。
2.比喻事情最緊張熱烈之處。如:「這場球賽,真是高潮不斷。」
3.小說或戲劇中,故事情節扣人心弦之處。如:「報上的連載小說,總在高潮處收筆,真是吊人胃口。」
高潮迭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精采緊張之處不斷。如:「這部電影高潮迭起,看得真過癮。」
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何潮汐所發生之最高水位稱為高潮線。高潮線所遺留之永久痕跡稱為高潮標記(high water mark)。
高潮面與海岸之交界,此線隨每日高潮變化而不同。此外,介於河床及河岸間之平均高潮線,為河岸土地所有人主張岸權之界線。見高潮標誌。
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作敘述進行到讀者預期會出現重大情節的地方,卻出現了瑣碎可笑的事。
劇情高潮突降;反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名詞。指緊接在高潮戲之後的劇情,主要是為了疏緩緊張的氛圍。希臘劇作家沙佛克里斯(Sophocles)的《伊底帕斯在哥倫諾斯》(Oedipus at Colonus)一劇中,在泰瑞西阿斯(Theseus)伴隨伊底帕斯到樹林接受死神的召喚後,便折回去安慰安蒂崗妮(Antigone)和伊斯敏(Iseme),並為他們返回西布斯城(Thebes)做準備。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 1860-1904)的作品《櫻桃園》(The Cherry Orchard, 1904)中,莊園出售後,一家人分散四處開始各自的新生活,舞臺上卻出現舉步蹣跚的老管家佛斯(Firs)哭訴自己遭到遺棄。有時候劇作...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高潮濱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潮線。
平均大潮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某觀測期間內,所有每月於朔望以後一至三日所發生兩次大潮中最高潮之潮高平均值。亦簡稱大潮高潮。見平均大潮升附圖。
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日潮地區之每日二次高潮中,較高者稱高高潮。見副潮。
平均較高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一地點於十九年潮汐週期間,所有每天兩次高潮之較高高潮水位平均值。
平均高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一驗潮站連續十九年間,所有高潮水位之平均值。見平均大潮升附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