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鯨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凶猛吞食小魚的鯨和鯢。比喻凶暴不義之人。《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猿公妙術,出匣來戮盡鯨鯢。」
2.無罪而被殺戮的人。《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妻子無辜,並為鯨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哺乳動物。生活在海洋中,胎生,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外形像魚,用肺呼吸。為恆溫動物,有迴游的習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鯢魚」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傳說中的無角龍。《說文解字.虫部》:「虯,龍無角者。」《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駟素虯而馳騁兮,乘翠雲而相佯。」唐.白居易〈折劍頭〉詩:「疑是斬鯨鯢,不然刺蛟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跳、躍。《禮記.喪服四制》:「傴者不袒,跛者不踊。」《文選.曹植.洛神賦》:「鯨鯢踊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鸞翔鳳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鸞飛鳳舞。語出晉.陸機〈浮雲賦〉:「鸞翔鳳翥,鴻驚鶴奮。鯨鯢泝波,鮫鰐衝道。」後比喻書法家運筆神妙。唐.韓愈〈石鼓歌〉:「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人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人很多。如:「人海茫茫」。唐.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又鯨鯢人海涸,魑魅棘林幽。」
可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可要。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誓將那鯨鯢來盡吞,只將這邊關守緊。你可便捨一腔熱血報明君。」
省方觀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周書.卷三○.竇熾傳》:「得一睹誅翦鯨鯢,廓清寰宇,省方觀俗,登岳告成,然後魂歸泉壤,無復餘恨。」也作「省方觀民」、「省俗觀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