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黃」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朱 Oriolus traillii1.1 基本資料1.2 型態特徵1.3 生態習性1.4 面臨問題1.5 最美麗的鳥種1.6 關鍵字1.7 參考書目 朱 Oriolus traillii 基本資料分類:燕雀目,黃科別名:大緋鳥、紅鶯體長大小:身長二十五至二十八公分,翼長十五公分 型態特徵雄鳥 - 頭至頸部、上胸中央及翼為黑色,背至尾羽、胸側、下胸以下皆為鮮朱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鶯的別名。參見「黃鶯」條。唐.杜甫〈蜀相〉詩:「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空好音。」
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鴞般狠毒的心腸,黃般悅耳的鳴聲。形容人說話動聽,心腸狠毒。《歧路燈》第七二回:「這紹聞當不住鴞心舌的話,真乃是看其形狀,令人能種種不樂;聽其巧言,卻又掛板兒聲聲打入心坎。」
(黑枕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iolus chinensis
體長約26公分。類似金黃,雄鳥全身為亮麗的黃、黑2色。喙紅色,腳黑色。眼先至後枕、翼羽和尾羽為黑色,尾羽兩側的末端、和身體其他部分的羽毛為黃色。雌鳥類似雄鳥,但是過眼黑線較細,黃色部分略帶綠色。幼鳥的腹面有黑色縱紋。
共19亞種,分布於亞洲南部之印度東北部及亞洲東南部之台灣、菲律賓、印尼、婆羅洲及巽它群島,分布高度由平地、丘陵,到海拔1,500公尺的將±區。
棲地為開闊的闊葉林和落葉林、公園、紅樹林以及有大樹間雜的開闊地。生性羞怯,大多時間在樹木上活動,以昆蟲、漿果為食。經常發出柔和的口哨聲,有時亦發出貓叫聲,另外有粗啞的“嘎”聲。繁殖期12月至次年6月。鳥巢杯狀精緻,由草編織而成,位於高大的闊葉樹的枝啞間,巢像搖籃一樣懸吊在樹枝分叉之間,每窩產卵2~5枚,白色至淡粉紅色,有深色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Family Oriolidae)
金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riolus oriolus
體長約25公分。雄鳥全身為亮麗的黃、黑2色。喙紅色,腳黑色。眼先、翼羽和尾羽為黑色,尾羽兩側的末端、和身體其他部分的羽毛為黃色。雌鳥喙紅色,翼黑色,頭至背部綠褐色,腹面為白色有黑色縱紋。
共2亞種,於整個歐洲、亞洲西部至中國西部及非洲西北部繁殖,冬季在非洲熱帶地區度冬。其中亞洲的族群為留鳥。
於開闊的落葉林、公園、橄欖林繁殖,冬季在開闊的樹林活動;生性羞怯,不容易觀察。雖然雄鳥有亮麗的黃色和黑色羽毛,但是停棲在樹枝中間有斑駁陰影處的時候,偽裝效果卻是非常良好,然而仍然可以藉由富有旋律性的“weela-weeoo”哨音察覺其存在。利用粗壯銳利的喙取食昆蟲或是果實。大多數時間都待在樹上,偶爾才飛落地面撿食掉在地上的果實,洗澡也只是衝到水中沾溼羽毛之後就迅速回到樹上。鳥巢精緻,杯狀,由草編織而成,參雜有羊毛和樹皮等其他材料,內襯較纖細的材料,鳥巢像吊床一樣懸吊在水平的樹枝分叉之間。雌鳥負責大部分的築巢、孵卵以及育雛的工作。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Family Oriolidae)
紅翅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gelaius phoeniceus
體長約22公分。喙尖,灰黑色,腳黑色。雄鳥全身羽毛黑色,僅有尖部有一塊明顯的紅色三角形區塊,紅色斑塊的下緣黃色,尾羽末端圓形。雌鳥頭頂至背部、翼羽和尾羽為褐色,腹面為白色底有明顯的褐色縱紋。
共24亞種,分布於北美及中美洲,繁殖於阿拉斯加到加勒比海沿岸的區域。度冬區從加拿大西南部到加勒比海沿岸。
紅翅黑數量普遍。在蘆葦草澤、水域、靠近水域的草原和農耕地出現,以昆蟲和種子為食物。在繁殖期的時候,雄鳥會站在突出的枝頭上鳴唱,豎起全身的羽毛,並且抽動展示其紅色黃邊的肩部,以宣示並防禦其領域。在棲息的時候,肩部紅色的部位可能會被遮蓋,只露出黃色的邊緣。雌鳥負責築由草編織而成的杯狀巢,巢位於離地面0.5~3公尺的蘆葦、草地或是灌木上,通常靠近水域或是在水面上。繁殖期的雄鳥單獨棲息在領域內,繁殖期過後,雄鳥就會加入其他雄鳥所組成的數量龐大的鳥群。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擬黃科(Family Icter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燕雀目。羽毛呈黃色,嘴峰略彎呈淡紅色,上齒先端有一缺刻,無嘴毛,腳黑色,附蹠短,爪長而彎曲。好食果實,鳴聲悅耳動聽。
黑背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nomystax mexicanus
體長約30公分。羽色亮麗顯眼。喙薄,直而尖,腳強健,喙、腳黑色。喙基部至眼睛周圍皮膚裸露,為黑色,頭部其餘部分至頸部和胸腹部為黃色,肩部亦為黃色,背部和翼羽至尾羽為黑色。雌雄羽色相似。
分布於南美洲北部以及中部的低海拔地區。本種為留鳥。
棲息於灌木、熱帶草原、水域旁邊的草生地,也會出現在庭院,通常喜歡在靠近水域的環境活動。通常成對或是呈鬆散的小群出現,經常在地面行走,尋找地上的獵物,有時候則在灌木或是矮樹上棲息。主食為在地上捕捉到的昆蟲。在其分布區域,是一種族群數量普遍的鳥類,通常不會和其他鳥類混群。和其他擬黃科的鳥類一樣,黑背黑會發出嘹亮而富變化的叫聲。鳥巢為杯狀,壁厚,由草和其他植物組織所構成,鳥巢位於樹上。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擬黃科(Family Icteridae)
綠裸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phecotheres viridis
體長約28公分。喙黑色有力。鳥的羽色在不同亞種間有明顯的差異,分布於北方的亞種,喉、胸、腹部為黃色,澳洲東部的亞種喉部灰色而胸腹部綠色,下腹部和尾下覆羽白色。身體背部的羽色大致相同,頭部黑色,眼周圍皮膚裸露呈桃紅色,翼狹長,背部和翼羽綠色,尾羽黑色,邊緣以及末端白色。雌鳥身體背部褐色,腹面為白色底有褐色縱斑。
共3亞種,分布於澳洲東部和北部、新幾內亞及亞洲東南部之印尼。
棲地為熱帶雨林和尤加利樹林。適應人為環境,雖然原本的棲地為森林,但是在其分布地區已經成為都巿中最常見到的鳥類之一。成鳥單獨或是成對行動,幼鳥則會形成吵鬧的鳥群。食物種類多樣,會吃野生植物和香蕉等農作物的果實,以及昆蟲。鳥巢淺盤狀,很薄,由下往上透空觀看時,可以見到卵位於其中,巢由細樹枝、草、藤蔓組成,懸掛於細樹枝的末端。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科 (Family Oriol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