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5.2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黑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陰曆每月二十日前後,入晚無月,北方人稱為「黑頭」。後泛指沒有月光的黑夜。也稱為「月黑頭」。
黑頭文鳥(台灣原生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約11cm,雌雄鳥的羽色有些微差異。雄鳥喙鉛灰色,虹膜黑褐色,頭、頸、上胸為黑褐色,背、肩羽、飛羽、腰、尾上覆羽為栗褐色,腹部為栗色,但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為黑色,上胸的黑褐色與腹部的栗色間的對比並不強烈。腿黑色,腳鉛色。亞成鳥全身羽色污褐色,頭部及身體的顏色對比並不明顯。雌鳥的頭頂顏色較淡,其餘與雄鳥類似。台灣也有引進東南亞的亞種並在野外立足,這些外來亞種的頭、頸、胸顏色較黑,胸的黑色與腹部的栗色間對比較為強烈。
黑頭翡翠(藍翡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alcyon pileata
體長28公分。雌雄相似,顏色鮮明,為非常容易辨認的一種翠鳥。喙紅色,略微上翹,腳紅色。頭部黑色,頸部、喉部白色,背部、尾羽和飛羽藍色,翼覆羽黑色,飛行時可見到翼有明顯大塊白斑。
分布亞洲東部、南部及東南部,為本屬中分布最北的一種。由印度至中國東部,南至婆羅洲、爪哇島。
棲地形態為溪流或是河川旁的森林,竹林、棕櫚樹、梯田、紅樹林、海岸樹林。主要出現在平地,但在尼泊爾分布高度可達1,000公尺。生性安靜害羞,但由於喜歡棲息在紅樹林邊緣、河堤附近的樹林或是電線等明顯易見的地方,加上顏色鮮豔,因此容易被發現;然而一旦被驚擾,就會安靜迅速地飛離到數百公尺之外。在海岸或河口主食魚類及螃蟹,但在內陸地區則很少衝入水中覓食,主食蜻蜓、水蠆、蝗蟲、蚱蜢、蟋蟀、甲蟲、蜂類等昆蟲。冬季及遷徙時單獨行動,繁殖期4~7月,雌鳥和雄鳥會一起維護領域。巢洞通常挖築在河堤邊,每窩4~5枚。
鳥綱(Class Aves)
佛法僧目(Order Coraciiformes)
翠鳥科(Family Alcedinidae)
黑頭文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介: 栗腹文鳥又名黑頭文鳥,是台灣特有亞種鳥類。棲息於海拔200公尺以下之樣上,牠在臺灣的分布不甚普遍,以穀類和種子為主要食物,但是在繁殖期,卻以昆蟲為主要食物。在臺灣的繁殖期為3~6月,每窩產3~4枚蛋,蛋白色無斑。
黑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ibynophis chinensis chinensis (Günther,1889)
小型蛇。顧名思義,其頭部為黑色,頸部有一白色橫線,身體為淡褐色;背鱗列數為17列。
台灣、中國大陸南部。
全台皆有分布,常出現於低海拔之短草生地與灌叢地帶,日行性;卵生,每窩可產卵10枚。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蛇亞目 (Suborder Serpentes)
黃頜蛇科(Family Colubridae)
黑頭群栖織布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oceus cucullatus
體長約17公分。雄鳥繁殖期羽色亮麗,喙黑色,頭部黑色或是僅有臉部和喉部黑色,背部和翅膀的羽毛黑色有黃色羽緣,尾羽黑色有黃色細緣,身體其餘部分的羽毛黃色。部分亞種的上胸部為橘色。雌鳥為頭頸部淺綠褐色,背部灰色翼羽黑色有黃色羽緣,尾羽淺綠褐色,喉胸部黃色,腹部白色。非繁殖期的雄鳥類似雌鳥。
共8亞種,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區。
本種是非洲最常見的織巢鳥,成群活動,生性吵雜,有些很靠近人類的聚落。以昆蟲和種子為食物。集體營巢,鳥巢懸掛於樹枝,有時在水面上。雄鳥負責築巢,展示的時候倒吊在鳥巢下方,拍翅吸引雌鳥的注意。鳥巢約為橢圓形,由蘆葦、菅茅和草所構成,巢中有2個房室,巢室位於一側,入囗室位於另一側,入囗室的下方有一個垂直的入囗通道。雄鳥較少參予孵卵和育雛的工作。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文鳥科(Family Ploceidae)
黑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黑頭蟲為吃父母的蟲,故用以比喻忘恩負義的人。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那裡是有血腥的白衣相,則是個無恩念的黑頭蟲。」
黑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epocephalus bicolor (Alcock, 1891)
體延長,側扁;體及各鰭為黑褐色;體長可達2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洋。
棲息沙泥質海底。
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胡瓜魚目(Order Osmeriformes)
原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rotacanthopterygii)
水珍魚亞目(Suborder Argentinoidei)
平頭魚科或黑頭魚科(Family Alepocephalidae),Slichheads
平頭魚上科(Superfamily Alepocephaloidea)
(諺語)不要幫助壞人,因為若救了他們,反而會被恩將仇報,自招災禍。《金瓶梅》第九九回:「你如何對淫婦說倒要害我?我尋得你來不是了!反恩將仇報?常言:『黑頭蟲兒不可救,救之就要吃人肉。』」
黑頭紅翅伯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chagra senegala
長20~22公分,雄鳥頭頂及過眼線黑色,眉線及頰土黃色,虹膜深藍色。背部灰褐色,翼紅褐色,肩羽及內側飛羽黑色而羽緣土黃色。喉白色,腹面污白色,尾羽黑色,外側末端白色。雌鳥大致似雄鳥,亞成鳥頭頂及眼睛皆為褐色。
共13亞種,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周邊及阿拉伯西南部。
棲息於開闊的疏林,上有灌叢及長草,覓食行為和鶇科鳥類有點類似,常在地被層跳躍或快步奔跑,主食昆蟲,偶爾也吃成熟的果實或樹蛙。個性隱密,只有繁殖期於天空中飛唱時容易見到他,此時雄鳥會在其常年抵禦的領域中站在突出枝頭上高歌,並邊唱邊飛至天空,再滑翔至地面,雌鳥也多半會附和雄鳥一同飛唱。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叢林伯勞科 (Family Malaconot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