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鼠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腹部與大腿連接處。也稱為「腹股溝」。
鼠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體表區分之一。小腹部和下肢之境界為鼠蹊溝,附近區域稱之為鼠蹊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動物。俗稱為「老鼠」、「耗子」。體形小,腳短尾長,喜穴居,牙尖齒利,會破壞器物及傳染疾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路。如:「幽蹊」、「荒蹊」。《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太史公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
疝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的是臟器(如小腸、網膜等)離開正常的部位進入不正常的位置稱為疝氣。多伴有氣痛的症狀,故稱為「疝氣」。大多好發於腹部,特別是腹股溝(又稱鼠蹊部),就叫腹股溝疝氣,即是俗稱的「脫腸」,好發於男性。其他還有橫膈裂孔疝氣、切口疝氣、臍疝氣等。也稱為「串氣」。
黑色棘皮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在肥胖兒童腋下、頸部、鼠蹊、乳頭等處,皮膚呈現棕黑色,有表皮增生現象,可能是肥胖兒童罹患糖尿病的前兆。非肥胖者,多伴有體內器官,如胃、子宮、胰臟、卵巢等癌症。
睪丸未降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胎兒睪丸最初在後腹膜形成,然後通過鼠蹊部逐漸下降,最後固定於陰囊內,若下降時受妨礙,出生後睪丸就無法進入陰囊,而造成此症。也稱為「隱睪症」。
腹股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腿和腹部相連的部分。也稱為「鼠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