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注音索引圖示
筆畫索引圖示
部首索引表圖示
網站導覽
生字詞彙表
成語故事
索引選單
知識索引
單字索引
生命大百科索引
遊戲專區
教學應用
投稿區
找單字
注音索引
筆畫索引
部首索引
貓頭鷹博士
:::
生字詞彙表:圓周長與扇形弧長
領域
444
學習階段
5
學習內容
444-S-6-3
學年度
109學年度上學期
年級
六年級
教科書版本
翰林
章節
扇行弧長與周長
投稿人
李振豪
請選擇領域
語文領域-國語文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閩南語文)
語文領域-本土語文(客家語文)
生活課程
健康與體育領域-健康與體育
健康與體育領域-健康教育
健康與體育領域-體育
數學領域
科技領域-資訊科技
科技領域-生活科技
綜合活動領域-綜合活動
綜合活動領域-家政
綜合活動領域-輔導
藝術領域-藝術
藝術領域-音樂
藝術領域-視覺藝術
藝術領域-表演藝術
社會領域-社會
社會領域-歷史
社會領域-地理
社會領域-公民與社會
自然科學領域-自然科學
自然科學領域-理化
自然科學領域-生物
自然科學領域-地球科學
自然科學領域-探究與實作
國小1-2年級(一)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I-1 1,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I-2 7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I-3 常用字筆畫及部件的空間結構。
Ab-I-4 常用字部首的表義(分類)功能。
Ab-I-5 1,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I-6 1,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c-I-1 常用標點符號。
Ac-I-2 簡單的基本句型。
Ac-I-3 基本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I-1 自然段。
Ad-I-2 篇章的大意。
Ad-I-3 故事、童詩等。
Ba-I-1 順敘法。
Bb-I-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I-2 人際交流的情感。
Be-I-1 在生活應用方面,如自我介紹、日記的格式與寫作方法。
Be-I-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Ca-I-1 各類文本中與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內涵。
Cb-I-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等文化內涵。
Cb-I-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的關係。
Cc-I-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Aa-Ⅱ-1 標注注音符號的各類文本。
Ab-Ⅱ-1 1,8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Ⅱ-2 1,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Ⅱ-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Ⅱ-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Ⅱ-5 3,0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Ⅱ-6 2,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Ⅱ-7 國字組成詞彙的構詞規則。
Ab-Ⅱ-8 詞類的分辨。
Ab-Ⅱ-9 量詞的運用。
Ab-Ⅱ-10 字辭典的運用。
Ab-Ⅱ-11 筆墨紙硯的使用方法。
Ab-Ⅱ-12 楷書基本筆畫運筆方法。
Ab-Ⅱ-13 書法名家故事。
Ac-Ⅱ-1 各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Ac-Ⅱ-2 各種基本句型。
Ac-Ⅱ-3 基礎複句的意義。
Ac-Ⅱ-4 各類文句的語氣與意義。
Ad-Ⅱ-1 意義段。
Ad-Ⅱ-2 篇章的大意、主旨與簡單結構。
Ad-Ⅱ-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等。
Ba-Ⅱ-1 記敘文本的結構。
Ba-Ⅱ-2 順敘與倒敘法。
Bb-Ⅱ-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Ⅱ-2 人際交流的情感。
Bb-Ⅱ-3 對物或自然的情懷。
Bb-Ⅱ-4 直接抒情。
Bb-Ⅱ-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b-Ⅱ-6 抒情文本的結構。
Bc-Ⅱ-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文本。
Bc-Ⅱ-2 描述、列舉、因果等寫作手法。
Bc-Ⅱ-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e-Ⅱ-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日記、海報的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Ⅱ-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卡片、便條、啟事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Be-Ⅱ-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心得報告的寫作方法為主。
Be-Ⅱ-4 應用文本的結構。
Ca-Ⅱ-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b-Ⅱ-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等文化內涵。
Cb-Ⅱ-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Ⅱ-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Ab-Ⅲ-1 2,7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Ⅲ-2 2,2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Ⅲ-3 常用字部首及部件的表音及表義功能。
Ab-Ⅲ-4 多音字及多義字。
Ab-Ⅲ-5 4,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Ⅲ-6 3,7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Ⅲ-7 數位辭典的運用。
Ab-Ⅲ-8 詞類的分辨。
Ab-Ⅲ-9 楷書形體結構要領。
Ac-Ⅲ-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作用。
Ac-Ⅲ-2 基礎句型結構。
Ac-Ⅲ-3 各種複句的意義。
Ac-Ⅲ-4 各類文句表達的情感與意義。
Ad-Ⅲ-1 意義段與篇章結構。
Ad-Ⅲ-2 篇章的大意、主旨、結構與寓意。
Ad-Ⅲ-3 故事、童詩、現代散文、少年小說、兒童劇等。
Ad-Ⅲ-4 古典詩文。
Ba-Ⅲ-1 順敘與倒敘法。
Bb-Ⅲ-1 自我情感的表達。
Bb-Ⅲ-2 人際交流的情感。
Bb-Ⅲ-3 對物或自然的感悟。
Bb-Ⅲ-4 直接抒情。
Bb-Ⅲ-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Ⅲ-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
Bc-Ⅲ-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等寫作手法。
Bc-Ⅲ-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c-Ⅲ-4 說明文本的結構。
Bd-Ⅲ-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Bd-Ⅲ-2 論證方式如舉例、正證、反證等。
Bd-Ⅲ-3 議論文本的結構。
Be-Ⅲ-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說明書、廣告、標語、告示、公約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Ⅲ-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通知、電子郵件便條等慣用語彙及書寫格式為主。
Be-Ⅲ-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Ab-Ⅳ-1 4,000 個常用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
Ab-Ⅳ-2 3,500 個常用字的使用。
Ab-Ⅳ-3 基本的造字原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Ab-Ⅳ-4 6,500 個常用語詞的認念。
Ab-Ⅳ-5 5,000 個常用語詞的使用。
Ab-Ⅳ-6 常用文言文的詞義及語詞結構。
Ab-Ⅳ-7 常用文言文的字詞、虛字、古今義變。
Ab-Ⅳ-8 各體書法與名家碑帖的認識與欣賞。
Ac-Ⅳ-1 標點符號在文本中的不同效果。
Ac-Ⅳ-2 敘事、有無、判斷、表態等句型。
Ac-Ⅳ-3 文句表達的邏輯與意義。
Ad-Ⅳ-1 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與分析。
Ad-Ⅳ-2 新詩、現代散文、現代小說、劇本。
Ad-Ⅳ-3 韻文:如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詞、曲等。
Ad-Ⅳ-4 非韻文:如古文、古典小說、語錄體、寓言等。
Ba-Ⅳ-1 順敘、倒敘、插敘與補敘法。
Ba-Ⅳ-2 各種描寫的作用及呈現的效果。
Bb-Ⅳ-1 自我及人際交流的感受。
Bb-Ⅳ-2 對社會群體與家國民族情感的體會。
Bb-Ⅳ-3 對物或自然以及生命的感悟。
Bb-Ⅳ-4 直接抒情。
Bb-Ⅳ-5 藉由敘述事件與描寫景物間接抒情。
Bc-Ⅳ-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制度等說明。
Bc-Ⅳ-2 描述、列舉、因果、問題解決、比較、分類、定義等寫作手法。
Bc-Ⅳ-3 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Bd-Ⅳ-1 以事實、理論為論據,達到說服、建構、批判等目的。
Bd-Ⅳ-2 論證方式如比較、比喻等。
Be-Ⅳ-1 在生活應用方面,以自傳、簡報、新聞稿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Be-Ⅳ-2 在人際溝通方面,以書信、便條、對聯等之慣用語彙與書寫格式為主。
Be-Ⅳ-3 在學習應用方面,以簡報、讀書報告、演講稿、劇本等格式與寫作方法為主。
Ca-Ⅳ-1 各類文本中的飲食、服飾、建築形式、交通工具、名勝古蹟及休閒娛樂等文化內涵。
Ca-Ⅳ-2 各類文本中表現科技文明演進、生存環境發展的文化內涵。
Cb-Ⅳ-1 各類文本中的親屬關係、道德倫理、儀式風俗、典章制度等文化內涵。
Cb-Ⅳ-2 各類文本中所反映的個人與家庭、鄉里、國族及其他社群的關係。
Cc-Ⅳ-1 各類文本中的藝術、信仰、思想等文化內涵。
Aa-Ⅰ-1 文字認讀。
Ab-Ⅰ-1 語詞運用。
Ab-Ⅰ-2 句型運用。
Ac-Ⅰ-1 兒歌念謠。
Ac-Ⅰ-2 生活故事。
Ba-Ⅰ-1 身體認識。
Ba-Ⅰ-2 親屬稱謂。
Bb-Ⅰ-1 家庭生活。
Bb-Ⅰ-2 學校生活。
Bf-Ⅰ-1 表演藝術。
Bf-Ⅰ-2 藝術欣賞。
Bg-Ⅰ-1 生活應對。
Bg-Ⅰ-2 口語表達。
Aa-Ⅱ-1 羅馬拼音。
Aa-Ⅱ-2 漢字書寫。
Ab-Ⅱ-1 語詞運用。
Ab-Ⅱ-2 句型運用。
Ab-Ⅱ-3 方音差異。
Ac-Ⅱ-1 生活故事。
Ac-Ⅱ-2 詵歌短文。
Ba-Ⅱ-1 社交稱謂。
Bb-Ⅱ-1 數字運用。
Bb-Ⅱ-2 交通運輸。
Bc-Ⅱ-1 社區生活。
Bd-Ⅱ-1 環境保護。
Bd-Ⅱ-2 生態保育。
Bd-Ⅱ-3 海洋保育。
Be-Ⅱ-1 數位資源。
Be-Ⅱ-2 影音媒材。
Bf-Ⅱ-1 表演藝術。
Bf-Ⅱ-2 藝術欣賞。
Bg-Ⅱ-1 生活應對。
Bg-Ⅱ-2 口語表達。
Bh-Ⅱ-1 物產景觀。
Bh-Ⅱ-2 區域人文。
Aa-Ⅲ-1 羅馬拼音。
Aa-Ⅲ-2 漢字書寫。
Ab-Ⅲ-1 語詞運用。
Ab-Ⅲ-2 句型運用。
Ab-Ⅲ-3 方音差異。
Ab-Ⅲ-4 文白異讀。
Ac-Ⅲ-1 生活故事。
Ac-Ⅲ-2 詵歌短文。
Ba-Ⅲ-1 社交稱謂。
Ba-Ⅲ-2 性別認識。
Ba-Ⅲ-3 情緒表達。
Ba-Ⅲ-4 性別尊重。
Bb-Ⅲ-1 數字運用。
Bb-Ⅲ-2 交通運輸。
Bb-Ⅲ-3 體育休閒。
Bc-Ⅲ-1 社區生活。
Bd-Ⅲ-1 環境保護。
Bd-Ⅲ-2 生態保育。
Bd-Ⅲ-3 海洋保育。
Be-Ⅲ-1 數位資源。
Be-Ⅲ-2 影音媒材。
Bf-Ⅲ-1 表演藝術。
Bf-Ⅲ-2 藝術欣賞。
Bg-Ⅲ-1 生活應對。
Bg-Ⅲ-2 口語表達。
Bg-Ⅲ-3 人權觀念。
Bh-Ⅲ-1 物產景觀。
Bh-Ⅲ-2 區域人文。
Aa-Ⅳ-1 羅馬拼音。
Aa-Ⅳ-2 漢字書寫。
Ab-Ⅳ-1 語詞運用。
Ab-Ⅳ-2 句型運用。
Ab-Ⅳ-3 方音差異。
Ab-Ⅳ-4 文白異讀。
Ac-Ⅳ-1 生活故事。
Ac-Ⅳ-2 詵歌短文。
Ac-Ⅳ-3 詵歌選讀。
Ac-Ⅳ-4 散文選讀。
Ac-Ⅳ-5 應用文體。
Ac-Ⅳ-6 劇本選讀。
Ba-Ⅳ-1 社交稱謂。
Ba-Ⅳ-2 性別認識。
Ba-Ⅳ-3 情緒表達。
Ba-Ⅳ-4 性別尊重。
Bb-Ⅳ-1 數字運用。
Bb-Ⅳ-2 交通運輸。
Bc-Ⅳ-1 社區活動。
Bc-Ⅳ-2 公民素養。
Bd-Ⅳ-1 環境保護。
Bd-Ⅳ-2 生態保育。
Bd-Ⅳ-3 海洋保育。
Be-Ⅳ-1 數位資源。
Be-Ⅳ-2 影音媒材。
Bf-Ⅳ-1 表演藝術。
Bf-Ⅳ-2 藝術欣賞。
Bg-Ⅳ-1 生活應對。
Bg-Ⅳ-2 口語表達。
Bg-Ⅳ-3 書面表達。
Bh-Ⅳ-1 物產景觀。
Bh-Ⅳ-2 區域人文。
Bh-Ⅳ-3 人文特色。
Bh-Ⅳ-4 海洋文化。
Bi-Ⅳ-1 國際認識。
Ab-Ⅰ-1 客家語淺易漢字。
Ab-Ⅰ-2 客家語淺易語詞。
Ac-Ⅰ-1 客家語淺易生活用語。
Ad-Ⅰ-1 客家語淺易短文。
Ad-Ⅰ-2 客家語淺易歌謠。
Ae-Ⅰ-1 客家語簡易情意表達。
Ba-Ⅰ-1 身體認識。
Ba-Ⅰ-2 親屬稱謂。
Bb-Ⅰ-1 簡易表達。
Bb-Ⅰ-2 招呼用語。
Bc-Ⅰ-1 生活起居。
Bc-Ⅰ-2 校園生活。
Be-Ⅰ-1 時間與天氣。
Be-Ⅰ-2 生活空間與景物。
Ca-Ⅰ-1 客家傳統節日。
Cc-Ⅰ-1 客家生活飲食。
Aa-Ⅱ-1 客家語聲韻調的認唸與拼讀。
Ab-Ⅱ-1 客家語基礎漢字。
Ab-Ⅱ-2 客家語基礎語詞。
Ac-Ⅱ-1 客家語基礎生活用語。
Ac-Ⅱ-2 客家語淺易慣用熟語。
Ad-Ⅱ-1 客家語簡短文章。
Ad-Ⅱ-2 客家語簡短詵歌。
Ad-Ⅱ-3 客家語簡短故事。
Ae-Ⅱ-1 客家語情意表達。
Ae-Ⅱ-2 客家語簡易說話技巧。
Ba-Ⅱ-1 情緒用語。
Ba-Ⅱ-2 社交稱謂。
Bb-Ⅱ-1 意見表達。
Bb-Ⅱ-2 簡易生活應對。
Bc-Ⅱ-1 家務分工。
Bc-Ⅱ-2 同儕互動。
Bc-Ⅱ-3 鄰里社區。
Bd-Ⅱ-1 客家社區關懷。
Be-Ⅱ-1 時間與氣候。
Be-Ⅱ-2 社區環境與景觀。
Ca-Ⅱ-1 客家祖先祭拜。
Ca-Ⅱ-2 客家時令習俗。
Cb-Ⅱ-1 客家源流故事。
Cc-Ⅱ-1 客家傳統飲食。
Cc-Ⅱ-2 客家展演藝術。
Cd-Ⅱ-1 社區人文景觀。
Cd-Ⅱ-2 社區生態保育。
Aa-Ⅲ-1 客家語聲韻調的書寫。
Ab-Ⅲ-1 客家語常用漢字。
Ab-Ⅲ-2 客家語常用語詞。
Ab-Ⅲ-3 客家詞語簡易工具書及資訊媒體。
Ac-Ⅲ-1 客家語慣用熟語。
Ac-Ⅲ-2 客家語日常用句。
Ad-Ⅲ-1 客家語短文。
Ad-Ⅲ-2 客家語詵歌。
Ad-Ⅲ-3 客家語故事。
Ae-Ⅲ-1 客家語情意表達。
Ae-Ⅲ-2 客家語常用說話技巧及推論方式。
Ae-Ⅲ-3 客家語與其他語文的簡易對譯。
Ba-Ⅲ-1 性別認識與尊重。
Ba-Ⅲ-2 社交稱謂。
Ba-Ⅲ-3 情緒管理。
Bb-Ⅲ-1 意見與情感表達。
Bb-Ⅲ-2 常用生活應對。
Bc-Ⅲ-1 衣食健康。
Bc-Ⅲ-2 學習活動。
Bc-Ⅲ-3 城鄉社會。
Bd-Ⅲ-1 客家社會關懷。
Bd-Ⅲ-2 客家公共事務。
Be-Ⅲ-1 時間與節氣。
Be-Ⅲ-2 家鄉景觀。
Ca-Ⅲ-1 客家生命禮俗。
Ca-Ⅲ-2 客家地方慶典。
Cb-Ⅲ-1 客家歷史源流。
Cb-Ⅲ-2 客家族群特色。
Cb-Ⅲ-3 客家文化意涵。
Cc-Ⅲ-1 客家飲食服飾。
Cc-Ⅲ-2 客家展演藝術。
Cc-Ⅲ-3 客家生活工藝。
Cd-Ⅲ-1 家鄉人文景觀。
Cd-Ⅲ-2 家鄉生態保育。
Ce-Ⅲ-1 客家族群的遷徙。
Ce-Ⅲ-2 客家人在全球的分布。
Aa-Ⅳ-1 客家語聲韻調系統的綜合運用。
Aa-Ⅳ-2 客家語聲韻調系統的特殊用法。
Ab-Ⅳ-1 客家語進階漢字。
Ab-Ⅳ-2 客家語進階語詞。
Ab-Ⅳ-3 客家語文實用工具書及資訊媒體。
Ac-Ⅳ-1 客家語進階慣用熟語。
Ac-Ⅳ-2 客家語進階日常用句。
Ad-Ⅳ-1 客家語散文、小說。
Ad-Ⅳ-2 客家語詵詞、歌謠。
Ad-Ⅳ-3 客家語故事、戲劇。
Ae-Ⅳ-1 客家語思維及情意表達。
Ae-Ⅳ-2 客家語說話技巧及推論方式。
Ae-Ⅳ-3 客家語文與其他語文對譯。
Ba-Ⅳ-1 性格特質與性向探索。
Ba-Ⅳ-2 職場稱謂。
Ba-Ⅳ-3 情緒管理。
Bb-Ⅳ-1 情感與經驗分享。
Bb-Ⅳ-2 社交應對。
Bc-Ⅳ-1 休閒育樂。
Bc-Ⅳ-2 學習活動。
Bc-Ⅳ-3 社群互動。
Bd-Ⅳ-1 客家族群關懷。
Bd-Ⅳ-2 客家公共事務。
Be-Ⅳ-1 氣候變遷。
Be-Ⅳ-2 全球地景。
Ca-Ⅳ-1 客家歲時節慶。
Ca-Ⅳ-2 客家宗教信仰。
Cb-Ⅳ-1 客家歷史文化。
Cb-Ⅳ-2 客家族群精神。
Cb-Ⅳ-3 客家文化精神。
Cc-Ⅳ-1 客家服飾文化。
Cc-Ⅳ-2 客家藝術精神。
Cc-Ⅳ-3 客家工藝建築。
Cd-Ⅳ-1 人文景觀。
Cd-Ⅳ-2 人文生態永續發展。
Ce-Ⅳ-1 東南亞的客家人。
Ce-Ⅳ-2 客家文化的傳承與在地化。
A.語言知識-a.字母
A.語言知識-b.語音
A.語言知識-c.字詞
A.語言知識-d.句構
A.語言知識-e.篇章
B.溝通功能
C.文化與習俗
D.思考能力
A.語言知識-a.字母
A.語言知識-b.語音
A.語言知識-c.字詞
A.語言知識-d.句構
A.語言知識-e.篇章
B.溝通功能
C.文化與習俗
D.思考能力
A.語言知識-a.字母
A.語言知識-b.語音
A.語言知識-c.字詞
A.語言知識-d.句構
A.語言知識-e.篇章
B.溝通功能
C.文化與習俗
D.思考能力
N-1-1 一百以內的數
N-1-2 加法和減法
N-1-3 基本加減法
N-1-4 解題:1 元、5 元、10 元、 50 元、100 元。以操作活動 為主。數錢、換錢、找錢。
N-1-5 長度(同 S-1-1):以操作活動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N-1-6 日常時間用語
N-2-1 一千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百」。位值單位換算。
N-2-2 加減算式與直式計算
N-2-3 解題:加減應用問題。加數、被加數、減數、被減數未知之應用解題。連結加與減的關係(R-2-4)。
N-2-4 解題:簡單加減估算。具體生活情境。以百位數估算為主。
N-2-5 解題:100 元、500 元、1000元。以操作活動為主兼及計算。容許多元策略,協助建立數感。包含已學習之更小幣值。
N-2-6 乘法:乘法的意義與應用。在學習乘法過程,逐步發展「倍」的概念,做為統整乘法應用情境的語言。
N-2-7 十十乘法:乘除直式計算的基礎,以熟練為目標。
N-2-8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乘)。加減混合、加與乘、減與乘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不含連乘
N-2-9 解題:分裝與平分。
N-2-10 單位分數的認識
N-2-11 長度:「公分」、「公尺」。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2-12 容量、重量、面積
N-2-13 鐘面的時刻
N-2-14 時間:「年」、「月」、「星期」、「日」。理解所列時間單位之關係與約定。
S-1-1 長度(同 N-1-5):以操作活動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S-1-2 形體的操作:以操作活動為主。描繪、複製、拼貼、堆疊。
S-2-1 物體之幾何特徵
S-2-2 簡單幾何形體:以操作活動為主。
S-2-3 直尺操作:測量長度。報讀公分數。指定長度之線段作圖。
S-2-4 平面圖形的邊長:以操作活動與直尺實測為主。認識特殊幾何圖形的邊長關係。含周長的計算活動。
S-2-5 面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直接比較、間接比較(含個別單位)。
R-1-1 算式與符號:含加減算式中的數、加號、減號、等號。以說、讀、聽、寫、做檢驗學生的理解。適用於後續階段。
R-1-2 兩數相加的順序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1 大小關係與遞移律:「>」與「<」符號在算式中的意義,大小的遞移關係。
R-2-2 三數相加,順序改變不影響其和: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綜合。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3 兩數相乘的順序不影響其積:乘法交換律。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
R-2-4 加法與減法的關係:加減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D-1-1 簡單分類
D-2-1 分類與呈現:以操作活動為主。能蒐集、分類、記錄、呈現資料、生活物件或幾何形體。討論分類之中還可以再分類的情況。
N-3-1 一萬以內的數:含位值積木操作活動。結合點數、位值表徵、位值表。位值單位「千」。位值單位換算。
N-3-2 加減直式計算:含加、減法多次進、退位。
N-3-3 乘以一位數:乘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乘數為二、三位數。
N-3-4 除法:除法的意義與應用。
N-3-5 除以一位數:除法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被除數為二、三位數。
N-3-6 解題:乘除應用問題。乘數、被乘數、除數、被除數未知之應用解題。連結乘與除的關係(R-3-1)。
N-3-7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加減與除、連乘)。連乘、加與除、減與除之應用解題。不含併式。
N-3-8 解題:四則估算。具體生活情境。較大位數之估算策略。能用估算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
N-3-9 簡單同分母分數
N-3-10 一位小數:認識小數與小數點。
N-3-11 整數數線:認識數線,含報讀與標示。連結數序、長度、尺的經驗,理解在數線上做比較、加、減的意義。
N-3-12 長度:「毫米」。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3 角與角度(同 S-3-1):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角和角度。角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N-3-14 面積:「平方公分」。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3-15 容量:「公升」、「毫升」。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6 重量:「公斤」、「公克」。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單位換算。
N-3-17 時間:「日」、「時」、「分」、「秒」。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時間單位的換算。認識時間加減問題的類型。
N-4-1 一億以內的數:位值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建立應用大數時之計算習慣,如「 30 萬1200」與「21 萬 300」的加減法。
N-4-2 較大位數之乘除計算:處理乘數與除數為多位數之乘除直式計算。教師用位值的概念說明直式計算的合理性。
N-4-3 解題:兩步驟應用問題(乘除,連除)。乘與除、連除之應用解題。
N-4-4 解題:對大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無條件進入、無條件捨去。含運用概數做估算。近似符號「≈」的使用。
N-4-5 同分母分數
N-4-6 等值分數:由操作活動中理解等值分數的意義。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加、減的意義。簡單分數與小數的互換。
N-4-7 二位小數:位值單位「百分位」。位值單位換算。比較、計算與解題。用直式計算二位小數的加、減與整數倍。
N-4-8 數線與分數、小數:連結分小數長度量的經驗。以標記和簡單的比較與計算,建立整數、分數、小數一體的認識。
N-4-9 長度:「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其他長度單位的換算與計算。
N-4-10 角度:「度」(同 S-4-1)。量角器的操作。實測、估測與計算。以角的合成認識 180 度到 360 度之間的角度。「平角」、「周角」。指定角度作圖。
N-4-11 面積:「平方公尺」。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4-12 體積與「立方公分」:以具 體操作為主。體積認識基於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
N-4-13 解題:日常生活的時間加 減問題。跨時、跨午、跨日、 24 小時制。含時間單位換 算。
S-3-1 角與角度(同 N-3-13):以具體操作為主。初步認識角和角度。角度的直接比較與間接比較。認識直角
S-3-2 正方形和長方形:以邊與角的特徵來定義正方形和長方形。
S-3-3 圓:「圓心」、「圓周」、「半徑」與「直徑」。能使用圓規畫指定半徑的圓。
S-3-4 幾何形體之操作
S-4-1 角度:「度」(同 N-4-10)。
S-4-2 解題:旋轉角。以具體操作為主,並結合計算。
S-4-3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與周長:理解邊長與周長或面積的關係,並能理解其公式與應用。簡單複合圖形。
S-4-4 體積:以具體操作為主。在活動中認識體積的意義與比較。認識 1 立方公分之正方體,能理解並計數正方體堆疊的體積。
S-4-5 垂直與平行:以具體操作為主。直角是 90 度。直角常用記號。垂直於一線的兩線相互平行。平行線間距離處處相等。作垂直線;作平行線。
S-4-6 平面圖形的全等:以具體操作為主。形狀大小一樣的兩圖形全等。能用平移、旋轉、翻轉做全等疊合。全等圖形之對應角相等、對應邊相等。
S-4-7 三角形:以邊與角的特徵認識特殊三角形並能作圖。如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S-4-8 四邊形:以邊與角的特徵(含平行)認識特殊四邊形並能作圖。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
R-3-1 乘法與除法的關係:乘除互逆。應用於驗算與解題。
R-3-2 數量模式與推理(I):以操作活動為主。一維變化模式之觀察與推理,例如數列、一維圖表等。
R-4-1 兩步驟問題併式:併式是代數學習的重要基礎。含四則混合計算的約定(由左往右算、先乘除後加減、括號先算)。學習逐次減項計算。
R-4-2 四則計算規律(I):兩步驟計算規則。加減混合計算、乘除混合計算。在四則混合計算中運用數的運算性質。
R-4-3 以文字表示數學公式:理解以文字和運算符號聯合表示的數學公式,並能應用公式。可併入其他教學活動(如 S-4-3)。
R-4-4 數量模式與推理(II):以操作活動為主。二維變化模式之觀察與推理,如二維數字圖之推理。奇數與偶數,及其加、減、乘模式。
D-3-1 一維表格與二維表格:以操作活動為主。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表格。二維表格含列聯表。
D-4-1 報讀長條圖與折線圖以及製作長條圖:報讀與說明生活中的長條圖與折線圖。配合其他領域課程,學習製作長條圖。
N-5-1 十進位的位值系統:「兆位」至「千分位」。整合整數與小數。理解基於位值系統可延伸表示更大的數和更小的數。
N-5-2 解題:多步驟應用問題。除「平均」之外,原則上為三步驟解題應用。
N-5-3 公因數和公倍數: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N-5-4 異分母分數: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並做比較。用通分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養成利用約分化簡分數計 算習慣。
N-5-5 分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分數、分數乘以分數的意義。
N-5-6 整數相除之分數表示:從分裝(測量)和平分的觀點,分別說明整數相除為分數之意義與合理性。
N-5-7 分數除以整數: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最後將問題轉化為乘以單位分數。
N-5-8 小數的乘法:整數乘以小數、小數乘以小數的意義。乘數為小數的直式計算。
N-5-9 整數、小數除以整數(商為 小數)
N-5-10 解題:比率與應用。整數相除的應用。含「百分率」、「折」、「成」。
N-5-11 解題:對小數取概數。具體生活情境。四捨五入法。知道商除不盡的處理。理解近似的意義。
N-5-12 面積:「公畝」、「公頃」、「平方公里」。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平方公尺」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3 重量:「公噸」。生活實例之應用。含與「公斤」的換算與計算。使用概數。
N-5-14 體積:「立方公尺」。簡單實測、量感、估測與計算。
N-5-15 解題:容積。容量、容積和體積間的關係。知道液體體積的意義。
N-5-16 解題:時間的乘除問題。在分數和小數學習的範圍內,解決與時間相關的乘除問題。
N-6-1 20以內的質數和質因數分解:小於20的質數與合數。2、3、5的質因數判別法。以短除法做質因數的分解。
N-6-2 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質因數分解法與短除法。兩數互質。運用到分數的約分與通分。
N-6-3 分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分數、分數除以分數的意義。最後理解除以一數等於乘以其倒數之公式。
N-6-4 小數的除法:整數除以小數、小數除以小數的意義。直式計算。
N-6-5 解題:整數、分數、小數的四則應用問題。二到三步驟的應用解題。含使用概數協助解題。
N-6-6 比與比值:異類量的比與同類量的比之比值的意義。
N-6-7 解題:速度。比和比值的應用。速度的意義。
N-6-8 解題:基準量與比較量。和比值的應用。含交換基準時之關係。
N-6-9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R-6-4)。
S-5-1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性質:操作活動與簡單推理。含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度。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
S-5-2 三角形與四邊形的面積:操作活動與推理。利用切割重組,建立面積公式,並能應用。
S-5-3 扇形:扇形的定義。「圓心角」。扇形可視為圓的一部分。將扇形與分數結合(幾分之幾圓)。能畫出指定扇形。
S-5-4 線對稱:線對稱的意義。「對稱軸」、「對稱點」、「對稱邊」、「對稱角」。
S-5-5 正方體和長方體:計算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體積與表面積。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S-5-6 空間中面與面的關係:以操作活動為主。
S-5-7 球、柱體與錐體:以操作活動為主。
S-6-1 放大與縮小:比例思考的應用。「幾倍放大圖」、「幾倍縮小圖」。知道縮放時,對應角相等,對應邊成比例。
S-6-2 解題:地圖比例尺。地圖比例尺之意義、記號與應用。地圖上兩邊長的比和實際兩邊長的比相等。
S-6-3 圓周率、圓周長、圓面積、扇形面積:用分割說明圓面積公式。
S-6-4 柱體體積與表面積:含角柱和圓柱。利用簡單柱體,理解「柱體體積=底面積×高」的公式。簡單複合形體體積。
R-5-1 三步驟問題併式:建立將計算步驟併式的習慣,以三步驟為主。介紹「平均」。與分配律連結。
R-5-2 四則計算規律(II):乘除混合計算。「乘法對加法或減法的分配律」。將計算規律應用於簡化混合計算。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
R-5-3 以符號表示數學公式:國中代數的前置經驗。
R-6-1 數的計算規律
R-6-2 數量關係:代數與函數的前置經驗。從具體情境或數量模式之活動出發,做觀察、推理、說明。
R-6-3 數量關係的表示:代數與函數的前置經驗。將具體情境或模式中的數量關係,學習以文字或符號列出數量關係的關係式。
R-6-4 解題:由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恰當的算式解題(同N-6-9)。
D-5-1 製作折線圖:製作生活中的折線圖。
D-6-1 圓形圖:報讀、說明與製作生活中的圓形圖。包含以百分率分配之圓形圖(製作時應提供學生已分成百格的圓形圖。)
D-6-2 解題:可能性。從統計圖表資料,回答可能性問題。機率前置經驗。「很有可能」、「很不可能」、「A比B可能」。
N-7-1 100 以內的質數:質數和合 數的定義;質數的篩法。
N-7-2 質因數分解的標準分解式:質因數分解的標準分解式,並能用於求因數及倍數的問題。
N-7-3 負數與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含分數、小數):使用「正、負」表徵生活中的量;相反數;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N-7-4 數的運算規律: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a+b)=-a-b; -(a-b)=-a+b。
N-7-5 數線:擴充至含負數的數線;比較數的大小;絕對值的意義;以 | a−b | 表示數線上兩點a, b的距離。
N-7-6 指數的意義:指數為非負整數的次方;a ≠ 0 時a0 =1;同底數的大小比較;指 數的運算。
N-7-7 指數律
N-7-8 科學記號:以科學記號表達正數,此數可以是很大的數(次方為正整數),也可以是很小的數(次方為負整數)。
N-7-9 比與比例式:比;比例式;正比;反比;相關之基本運算與應用問題,教學情境應以有意義之比值為例。
N-8-1 二次方根:二次方根的意義;根式的化簡及四則運算。
N-8-2 二次方根的近似值:二次方根的近似值;二次方根的整數部分;十分逼近法。使用計算機√鍵。
N-8-3 認識數列:生活中常見的數列及其規律性(包括圖形的規律性)。
N-8-4 等差數列:等差數列;給定首項、公差計算等差數列的一般項。
N-8-5 等差級數求和:等差級數求和公式;生活中相關的問題。
N-8-6 等比數列:等比數列;給定首項、公比計算等比數列的一般項。
N-9-1 連比:連比的記錄;連比推理;連比例式;及其基本運算與相關應用問題;涉及複雜數值時使用計算機協助計算。
S-7-1 簡單圖形與幾何符號:點、線、線段、射線、角、三角形與其符號的介紹。#
S-7-2 三視圖:立體圖形的前視圖、上視圖、左(右)視圖。立體圖形限制內嵌於3×3×3的正方體且不得中空。
S-7-3 垂直:垂直的符號;線段的中垂線;點到直線距離的意義。
S-7-4 線對稱的性質:對稱線段等長;對稱角相等;對稱點的連線段會被對稱軸垂直平分。
S-7-5 線對稱的基本圖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箏形;正多邊形。
S-8-1 角:角的種類;兩個角的關係(互餘、互補、對頂角、同位角、內錯角、同側內角);角平分線的意義。
S-8-2 凸多邊形的內角和:凸多邊形的意義;內角與外角的意義;凸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正邊形的每個內角 度數。
S-8-3 平行:平行的意義與符號;平行線截角性質;兩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S-8-4 全等圖形:全等圖形的意義(兩個圖形經過平移、旋轉或翻轉可以完全疊合);兩個多邊形全等則其對應邊和對應角相等(反之亦然)。
S-8-5 三角形的全等性質:三角形的全等判定(SAS、SSS、ASA、AAS、RHS);全等符號(≅)。
S-8-6 畢氏定理:畢氏定理(勾股弦定理、商高定理)的意義及其數學史;畢氏定理在生活上的應用;三邊長滿足畢氏定理的三角形必定是直角三角形。
S-8-7 平面圖形的面積:正三角形的高與面積公式,及其相關之複合圖形的面積。
S-8-8 三角形的基本性質: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非等腰三角形大角對大邊,大邊對大角;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外角等於其內對角和。
S-8-9 平行四邊形的基本性質: 關於平行四邊形的內角、邊、對角線等的幾何性質。
S-8-10 正方形、長方形、箏形的基本性質:長方形的對角線等長且互相平分;菱形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箏形的其中一條對角線垂直平分另一條對角線。
S-8-11 梯形的基本性質:等腰梯形的兩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為線對稱圖形;梯形兩腰中點的連線段長等於兩底長和的一半,且平行於上下底。
S-8-12 尺規作圖與幾何推理
S-9-1 相似形:平面圖形縮放的意義;多邊形相似的意義;對應角相等;對應邊長成比例。
S-9-2 三角形的相似性質
S-9-3 平行線截比例線段
S-9-4 相似直角三角形邊長比值的不變性
S-9-5 圓弧長與扇形面積:以π表示圓周率;弦、圓弧、弓形的意義;圓弧長公式;扇形面積公式。
S-9-6 圓的幾何性質:圓心角、圓周角與所對應弧的度數三者之間的關係;圓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切線段等長。
S-9-7 點、直線與圓的關係
S-9-8 三角形的外心
S-9-9 三角形的內心
S-9-10 三角形的重心
S-9-11 證明的意義:幾何推理(須說明所依據的幾何性質);代數推理(須說明所依據的代數性質)。
S-9-12 空間中的線與平面
S-9-13 表面積與體積:直角柱、直圓錐、正角錐的展開圖;直角柱、直圓錐、正角錐的表面積;直角柱的體積。
G-7-1 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平面直角坐標系、方位距離標定位置;平面直角坐標系及其相關術語(縱軸、橫軸、象限)。
G-8-1 直角坐標系上兩點距離公式:直角坐標系上兩點A(a,b)和B(c,d)的距離為;生活上相乘問題。
A-7-1 代數符號:以代數符號表徵交換律、分配律、結合律;一次式的化簡及同類項;以符號記錄生活中的情境問題。
A-7-2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一元一次方程式及其解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
A-7-3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等量公理;移項法則;驗算;應用問題。
A-7-4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意義
A-7-5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代入消去法;加減消去法;應用問題。
A-7-6 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的幾何意義
A-7-7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義:不等式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A-7-8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與應用:單一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在數線上標示解的範圍;應用問題。
A-8-1 二次式的乘法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a+b)(a-b)=a2-b2;(a+b)(c+d)=ac-ad-bc-bd
A-8-2 多項式的意義:一元多項式的定義與相關名詞(多項式、項數、係數、常數項、一次項、二次項、最高次項、升冪、降冪)。
A-8-3 多項式的四則運算:直式、橫式的多項式加法與減法;直式的多項式乘法(乘積最高至三次);被除式為二次之多項式的除法運算。
A-8-4 因式分解:因式的意義(限制在二次多項式的一次因式);二次多項式的因式分解意義。
A-8-5 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利用乘法公式與十字交乘法因式分解。
A-8-6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意義:一元二次方程式及其解,具體情境中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式。
A-8-7 一元二次方程式的解法與應用:利用因式分解、配方法、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式;應用問題;使用計算機計算一元二次方程式根的近似值。
D-7-1 統計圖表:蒐集生活中常見的數據資料,整理並繪製成含有原始資料或百分率的統計圖表
D-7-2 統計數據:用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描述一組資料的特性;使用計算機的「M+」或「Σ」鍵計算平均數。
F-8-1 一次函數:透過對應關係認識函數(不要出現f(x)的抽象型式)、常數函數(y=c)、一次函數(y=ax+b)。
F-8-2 一次函數的圖形:常數函數的圖形;一次函數的圖形。
F-9-1 二次函數的意義:二次函數的意義;具體情境中列出兩量的二次函數關係。
F-9-2 二次函數的圖形與極值
D-8-1 統計資料處理:累積次數、相對次數、累積相對次數折線圖。
D-9-1 統計數據的分布:全距;四分位距;盒狀圖。
D-9-2 認識機率:機率的意義;樹狀圖(以兩層為限)。
D-9-3 古典機率
INa-II-1 自然界(包含生物與非生物)是由不同物質所組成。
INa-II-2 在地球上,物質具有重量,佔有體積。
INa-II-3 物質各有其特性,並可以依其特性與用途進行分類。
INa-II-4 物質的形態會因溫度的不同而改變。
INa-II-5 太陽照射、物質燃燒和摩擦等可以使溫度升高,運用測量的方法可知溫度高低。
INa-II-6 太陽是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提供生物的生長需要,能量可以各種形式呈現。
INa-II-7 生物需要能量(養分)、陽光、空氣、水和土壤,維持生命、生長與活動。
INa-II-8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能源。
INb-II-1 物質或物體各有不同的功能或用途。
INb-II-2 物質性質上的差異性可用來區分或分離物質。
INb-II-3 虹吸現象可用來將容器中的水吸出;連通管可測水平。
INb-II-4 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是互相配合的。
INb-II-5 常見動物的外部形態主要分為頭、軀幹和肢,但不同類別動物之各部位特徵和名稱有差異。
INb-II-6 常見植物的外部形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INb-II-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c-II-1 使用工具或自訂參考標準可量度與比較。
INc-II-2 生活中常見的測量單位與度量。
INc-II-3 力的表示法,包括大小、方向與作用點等。
INc-II-4 方向、距離可用以表示物體位置。
INc-II-5 水和空氣可以傳送動力讓物體移動。
INc-II-6 水有三態變化及毛細現象。
INc-II-7 利用適當的工具觀察不同大小、距離位置的物體。
INc-II-8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
INc-II-9 地表具有岩石、砂、土壤等不同環境,各有特徵,可以分辨。
INc-II-10 天空中天體有東升西落的現象,月亮有盈虧的變化,星星則是有些亮有些暗。
INd-II-1 當受外在因素作用時,物質或自然現象可能會改變。改變有些較快、有些較慢;有些可以回復,有些則不能。
INd-II-2 物質或自然現象的改變情形,可以運用測量的工具和方法得知。
INd-II-3 生物從出生、成長到死亡有一定的壽命,透過生殖繁衍下一代。
INd-II-4 空氣流動產生風。
INd-II-5 自然環境中有砂石及土壤,會因水流、風而發生改變。
INd-II-6 一年四季氣溫會有所變化,天氣也會有所不同。氣象報告可以讓我們知道天氣的可能變化。
INd-II-7 天氣預報常用雨量、溫度、風向、風速等資料來表達天氣狀態,這些資料可以使用適當儀器測得。
INd-II-8 力有各種不同的形式。
INd-II-9 施力可能會使物體改變運動情形或形狀;當物體受力變形時,有的可恢復原狀,有的不能恢復原狀。
INe-II-1 自然界的物體、生物、環境間常會相互影響。
INe-II-2 溫度會影響物質在水中溶解的程度(定性)及物質燃燒、生鏽、發酵等現象。
INe-II-3 有些物質溶於水中,有些物質不容易溶於水中。
INe-II-4 常見食物的酸鹼性有時可利用氣味、觸覺、味覺簡單區分,花卉、菜葉會因接觸到酸鹼而改變顏色。
INe-II-5 生活周遭有各種的聲音
INe-II-6 光線以直線前進,反射時有一定的方向。
INe-II-7 磁鐵具有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磁鐵會吸引含鐵的物體。磁力強弱可由吸起含鐵物質數量多寡得知。
INe-II-8 物質可分為電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將電池用電線或良導體接成通路,可使燈泡發光、馬達轉動。
INe-II-9 電池或燈泡可以有串聯和並聯的接法,不同的接法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INe-II-10 動物的感覺器官接受外界刺激會引起生理和行為反應。
INe-II-11 環境的變化會影響植物生長。
INf-II-1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技產品。
INf-II-2 不同的環境影響人類食物的種類、來源與飲食習慣。
INf-II-3 自然的規律與變化對人類生活應用與美感的啟發。
INf-II-4 季節的變化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INf-II-5 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影響。
INf-II-6 地震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平時的準備與防震能降低損害。
INf-II-7 水與空氣汙染會對生物產生影響。
INg-II-1 自然環境中有許多資源。人類生存與生活需依賴自然環境中的各種資源,但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珍惜使用。
INg-II-2 地球資源永續可結合日常生活中低碳與節水方法做起。
INg-II-3 可利用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節約能源等方法來保護環境。
INa-III-1 物質是由微小的粒子所組成,而且粒子不斷的運動。
INa-III-2 物質各有不同性質,有些性質會隨溫度而改變。
INa-III-3 混合物是由不同的物質所混合,物質混合前後重量不會改變,性質可能會改變。
INa-III-4 空氣由各種不同氣體所組成,空氣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氣體無一定的形狀與體積。
INa-III-5 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換,但總量不變。
INa-III-6 能量可藉由電流傳遞、轉換而後為人類所應用。利用電池等設備可以儲存電能再轉換成其他能量。
INa-III-7 運動的物體具有動能,對同一物體而言,速度越快動能越大。
INa-III-8 熱由高溫處往低溫處傳播,傳播的方式有傳導、對流和輻射,生活中可運用不同的方法保溫與散熱。
INa-III-9 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獲得的。
INa-III-10 在生態系中,能量經由食物鏈在不同物種間流動與循環。
INb-III-1 物質有不同的結構與功能。
INb-III-2 應用性質的不同可分離物質或鑑別物質。
INb-III-3 物質表面的結構與性質不同,其可產生的摩擦力不同;摩擦力會影響物體運動的情形。
INb-III-4 力可藉由簡單機械傳遞。
INb-III-5 生物體是由細胞所組成,具有由細胞、器官到個體等不同層次的構造。
INb-III-6 動物的形態特徵與行為相關,動物身體的構造不同,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INb-III-7 植物各部位的構造和所具有的功能有關,有些植物產生特化的構造以適應環境。
INb-III-8 生物可依其形態特徵進行分類。
INc-III-1 生活及探究中常用的測量工具和方法。
INc-III-2 自然界或生活中有趣的最大或最小的事物(量),事物大小宜用適當的單位來表示。
INc-III-3 本量與改變量不同,由兩者的比例可評估變化的程度。
INc-III-4 對相同事物做多次測量,其結果間可能有差異,差異越大表示測量越不精確。
INc-III-5 力的大小可由物體的形變或運動狀態的改變程度得知。
INc-III-6 運用時間與距離可描述物體的速度與速度的變化。
INc-III-7 動物體內的器官系統是由數個器官共同組合,以執行某種特定的生理作用。
INc-III-8 在同一時期,特定區域上,相同物種所組成的群體稱為「族群」,而在特定區域由多個族群結合而組成「群集」。
INc-III-9 不同的環境條件影響生物的種類和分布,以及生物間的食物關係,因而形成不同的生態系。
INc-III-10 地球是由空氣、陸地、海洋及生存於其中的生物所組成的。
INc-III-11 岩石由礦物組成,岩石和礦物有不同特徵,各有不同用途。
INc-III-12 地球上的水存在於大氣、海洋、湖泊與地下中。
INc-III-13 日出日落時間與位置,在不同季節會不同。
INc-III-14 四季星空會有所不同。
INc-III-15 除了地球外,還有其他行星環繞著太陽運行。
INd-III-1 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的穩定狀態;當有新的外加因素時,可能造成改變,再達到新的穩定狀態。
INd-III-2 人類可以控制各種因素來影響物質或自然現象的改變,改變前後的差異可以被觀察,改變的快慢可以被測量與了解。
INd-III-3 地球上的物體(含生物和非生物)均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就是物體的重量。
INd-III-4 生物個體間的性狀具有差異性;子代與親代的性狀具有相似性和相異性。
INd-III-5 生物體接受環境刺激會產生適當的反應,並自動調節生理作用以維持恆定。
INd-III-6 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生物生存的環境亦具有多樣性。
INd-III-7 天氣圖上用高、低氣壓、鋒面、颱風等符號來表示天氣現象,並認識其天氣變化。
INd-III-8 土壤是由岩石風化成的碎屑及生物遺骸所組成。化石是地層中古代生物的遺骸。
INd-III-9 流水、風和波浪對砂石和土壤產生侵蝕、風化、搬運及堆積等作用,河流是改變地表最重要的力量。
INd-III-10 流水及生物活動,對地表的改變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INd-III-11 海水的流動會影響天氣與氣候的變化。氣溫下降時水氣凝結為雲和霧或昇華為霜、雪。
INd-III-12 自然界的水循環主要由海洋或湖泊表面水的蒸發,經凝結降水,再透過地表水與地下水等傳送回海洋或湖泊。
INd-III-13 施力可使物體的運動速度改變,物體受多個力的作用,仍可能保持平衡靜止不動,物體不接觸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INe-III-1 自然界的物體、生物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常具有規則性。
INe-III-2 物質的形態與性質可因燃燒、生鏽、發酵、酸鹼作用等而改變或形成新物質,這些改變有些會和溫度、水、空氣、光等有關。改變要能發生,常需要具備一些條件。
INe-III-3 燃燒是物質與氧劇烈作用的現象,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可燃物、助燃物,並達到燃點等三個要素。
INe-III-4 物質溶解、反應前後總重量不變。
INe-III-5 常用酸鹼物質的特性,水溶液的酸鹼性質及其生活上的運用。
INe-III-6 聲音有大小、高低與音色等不同性質,生活中聲音有樂音與噪音之分,噪音可以防治。
INe-III-7 陽光是由不同色光組成。
INe-III-8 光會有折射現象,放大鏡可聚光和成像。
INe-III-9 地球有磁場,會使指北針指向固定方向。
INe-III-10 磁鐵與通電的導線皆可產生磁力,使附近指北針偏轉。改變電流方向或大小,可以調控電磁鐵的磁極方向或磁力大小。
INe-III-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INe-III-12 生物的分布和習性,會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環境改變也會影響生存於其中的生物種類。
INe-III-13 生態系中生物與生物彼此間的交互作用,有寄生、共生和競爭的關係。
INf-III-1 世界與本地不同性別科學家的事蹟與貢獻。
INf-III-2 科技在生活中的應用與對環境與人體的影響。
INf-III-3 自然界生物的特徵與原理在人類生活上的應用。
INf-III-4 人類日常生活中所依賴的經濟動植物及栽培養殖的方法。
INf-III-5 臺灣的主要天然災害之認識及防災避難。
INf-III-6 生活中的電器可以產生電磁波,具有功能但也可能造成傷害。
INg-III-1 自然景觀和環境一旦被改變或破壞,極難恢復。
INg-III-2 人類活動與其他生物的活動會相互影響,不當引進外來物種可能造成經濟損失和生態破壞。
INg-III-3 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重要性,而氣候變遷將對生物生存造成影響。
INg-III-4 人類的活動會造成氣候變遷,加劇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
INg-III-5 能源的使用與地球永續發展息息相關。
INg-III-6 碳足跡與水足跡所代表環境的意涵。
INg-III-7 人類行為的改變可以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Aa-IV-1 原子模型的發展。
Aa-IV-2 原子量與分子量是原子、分子之間的相對質量。
Aa-IV-3 純物質包括元素與化合物。
Aa-IV-4 元素的性質有規律性和週期性。
Aa-IV-5 元素與化合物有特定的化學符號表示法。
Ab-IV-1 物質的粒子模型與物質三態。
Ab-IV-2 溫度會影響物質的狀態。
Ab-IV-3 物質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Ab-IV-4 物質依是否可用物理方法分離,可分為純物質和混合物。
Ba-IV-1 能量有不同形式,例如:動能、熱能、光能、電能、化學能等,而且彼此之間可以轉換。孤立系統的總能量會維持定值。
Ba-IV-2 光合作用是將光能轉換成化學能;呼吸作用是將化學能轉換成熱能。
Ba-IV-3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改變,常以吸熱或放熱的形式發生。
Ba-IV-4 電池是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
Ba-IV-5 力可以作功,作功可以改變物體的能量。
Ba-IV-6 每單位時間對物體所做的功稱為功率。
Ba-IV-7 物體的動能與位能之和稱為力學能,動能與位能可以互換。
Bb-IV-1 熱具有從高溫處傳到低溫處的趨勢。
Bb-IV-2 透過水升高溫度所吸收的熱能定義熱量單位。
Bb-IV-3 不同物質受熱後,其溫度的變化可能不同,比熱就是此特性的定量化描述。
Bb-IV-4 熱的傳播方式包含傳導、對流與輻射。
Bb-IV-5 熱會改變物質形態,例如:狀態產生變化、體積發生脹縮。
Bc-IV-1 生物經由酵素的催化進行新陳代謝,並以實驗活動探討影響酵素作用速率的因素。
Bc-IV-2 細胞利用養分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供生物生存所需。
Bc-IV-3 植物利用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醣類養分,並釋出氧氣;養分可供植物本身及動物生長所需。
Bc-IV-4 日光、二氧化碳和水分等因素會影響光合作用的進行,這些因素的影響可經由探究實驗來證實。
Bd-IV-1 生態系中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能量會經由食物鏈在不同生物間流轉。
Bd-IV-2 在生態系中,碳元素會出現在不同的物質中(例如:二氧化碳、葡萄糖),在生物與無生物間循環使用。
Bd-IV-3 生態系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共同促成能量的流轉和物質的循環。
Ca-IV-1 實驗分離混合物,例如:結晶法、過濾法及簡易濾紙色層分析法。
Ca-IV-2 化合物可利用化學性質來鑑定。
Cb-IV-1 分子與原子。
Cb-IV-2 元素會因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特性。
Cb-IV-3 分子式相同會因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物質。
Da-IV-1 使用適當的儀器可觀察到細胞的形態及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細胞壁等基本構造。
Da-IV-2 細胞是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Da-IV-3 多細胞個體具有細胞、組織、器官、器官系統等組成層次。
Da-IV-4 細胞會進行細胞分裂,染色體在分裂過程中會發生變化。
Db-IV-1 動物體(以人體為例)經由攝食、消化、吸收獲得所需的養分。
Db-IV-2 動物體(以人體為例)的循環系統能將體內的物質運輸至各細胞處,並進行物質交換。並經由心跳、心音及脈搏的探測,以了解循環系統的運作情形。
Db-IV-3 動物體(以人體為例)藉由呼吸系統與外界交換氣體。
Db-IV-4 生殖系統(以人體為例)能產生配子進行有性生殖,並且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Db-IV-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Db-IV-6 植物體根、莖、葉、花、果實內的維管束具有運輸功能。
Db-IV-7 花的構造中,雄蕊的花藥可產生花粉粒,花粉粒內有精細胞;雌蕊的子房內有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
Db-IV-8 植物體的分布會影響水在地表的流動,也會影響氣溫和空氣品質。
Dc-IV-1 人體的神經系統能察覺環境的變動並產生反應。
Dc-IV-2 人體的內分泌系統能調節代謝作用,維持體內物質的恆定。
Dc-IV-3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禦系統,能阻止外來物,例如:細菌的侵入;而淋巴系統則可進一步產生免疫作用。
Dc-IV-4 人體會藉由各系統的協調,使體內所含的物質以及各種狀態能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Dc-IV-5 生物體能覺察外界環境變化、採取適當的反應以使體內環境維持恆定,這些現象能以觀察或改變自變項的方式來探討。
Ea-IV-1 時間、長度、質量等為基本物理量,經由計算可得到密度、體積等衍伸物理量。
Ea-IV-2 以適當的尺度量測或推估物理量,例如:奈米到光年、毫克到公噸、毫升到立方公尺等。
Ea-IV-3 測量時可依工具的最小刻度進行估計。
Eb-IV-1 力能引發物體的移動或轉動。
Eb-IV-2 力矩會改變物體的轉動,槓桿是力矩的作用。
Eb-IV-3 平衡的物體所受合力為零且合力矩為零。
Eb-IV-4 摩擦力可分靜摩擦力與動摩擦力。
Eb-IV-5 壓力的定義與帕斯卡原理。
Eb-IV-6 物體在靜止液體中所受浮力,等於排開液體的重量。
Eb-IV-7 簡單機械,例如:槓桿、滑輪、輪軸、齒輪、斜面,通常具有省時、省力,或者是改變作用力方向等功能。
Eb-IV-8 距離、時間及方向等概念可用來描述物體的運動。
Eb-IV-9 圓周運動是一種加速度運動。
Eb-IV-10 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
Eb-IV-11 物體做加速度運動時,必受力。以相同的力量作用相同的時間,則質量愈小的物體其受力後造成的速度改變愈大。
Eb-IV-12 物體的質量決定其慣性大小。
Eb-IV-13 對於每一作用力都有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Ec-IV-1 大氣壓力是因為大氣層中空氣的重量所造成。
Ec-IV-2 定溫下,定量氣體在密閉容器內,其壓力與體積的定性關係。
Ed-IV-1 星系是組成宇宙的基本單位。
Ed-IV-2 我們所在的星系,稱為銀河系,主要是由恆星所組成;太陽是銀河系的成員之一。
Fa-IV-1 地球具有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
Fa-IV-2 三大類岩石有不同的特徵和成因。
Fa-IV-3 大氣的主要成分為氮氣和氧氣,並含有水氣、二氧化碳等變動氣體。
Fa-IV-4 大氣可由溫度變化分層。
Fa-IV-5 海水具有不同的成分及特性。
Fb-IV-1 太陽系由太陽和行星組成,行星均繞太陽公轉。
Fb-IV-2 類地行星的環境差異極大。
Fb-IV-3 月球繞地球公轉;日、月、地在同一直線上會發生日月食。
Fb-IV-4 月相變化具有規律性。
Fc-IV-1 生物圈內含有不同的生態系。生態系的生物因子,其組成層次由低到高為個體、族群、群集。
Fc-IV-2 組成生物體的基本層次是細胞,而細胞則由醣類、蛋白質及脂質等分子所組成,這些分子則由更小的粒子所組成。
Ga-IV-1 生物的生殖可分為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有性生殖產生的子代其性狀和親代差異較大。
Ga-IV-2 人類的性別主要由性染色體決定。
Ga-IV-3 人類的 ABO 血型是可遺傳的性狀。
Ga-IV-4 遺傳物質會發生變異,其變異可能造成性狀的改變,若變異發生在生殖細胞可遺傳到後代。
Ga-IV-5 生物技術的進步,有助於解決農業、食品、能源、醫藥,以及環境相關的問題,但也可能帶來新問題。
Ga-IV-6 孟德爾遺傳研究的科學史。
Gb-IV-1 從地層中發現的化石,可以知道地球上曾經存在許多的生物,但有些生物已經消失了,例如:三葉蟲、恐龍等。
Gc-IV-1 依據生物形態與構造的特徵,可以將生物分類。
Gc-IV-2 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生物,在生態系中擔任不同的角色,發揮不同的功能,有助於維持生態系的穩定。
Gc-IV-3 人的體表和體內有許多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對人體有利,有些則有害。
Gc-IV-4 人類文明發展中有許多利用微生物的例子,例如:早期的釀酒、近期的基因轉殖等。
Hb-IV-1 研究岩層岩性與化石可幫助了解地球的歷史。
Hb-IV-2 解讀地層、地質事件,可幫助了解當地的地層發展先後順序。
Ia-IV-1 外營力及內營力的作用會改變地貌。
Ia-IV-2 岩石圈可分為數個板塊。
Ia-IV-3 板塊之間會相互分離或聚合,產生地震、火山和造山運動。
Ia-IV-4 全球地震、火山分布在特定的地帶,且兩者相當吻合。
Ib-IV-1 氣團是性質均勻的大型空氣團塊,性質各有不同。
Ib-IV-2 氣壓差會造成空氣的流動而產生風。
Ib-IV-3 由於地球自轉的關係會造成高、低氣壓空氣的旋轉。
Ib-IV-4 鋒面是性質不同的氣團之交界面,會產生各種天氣變化。
Ib-IV-5 臺灣的災變天氣包括颱風、梅雨、寒潮、乾旱等現象。
Ib-IV-6 臺灣秋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造成各地氣溫、風向和降水的季節性差異。
Ic-IV-1 海水運動包含波浪、海流和潮汐,各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Ic-IV-2 海流對陸地的氣候會產生影響。
Ic-IV-3 臺灣附近的海流隨季節有所不同。
Ic-IV-4 潮汐變化具有規律性。
Id-IV-1 夏季白天較長,冬季黑夜較長。
Id-IV-2 陽光照射角度之變化,會造成地表單位面積土地吸收太陽能量的不同。
Id-IV-3 地球的四季主要是因為地球自轉軸傾斜於地球公轉軌道面而造成。
Ja-IV-1 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定律。
Ja-IV-2 化學反應是原子重新排列。
Ja-IV-3 化學反應中常伴隨沉澱、氣體、顏色及溫度變化等現象。
Ja-IV-4 化學反應的表示法。
Jb-IV-1 由水溶液導電的實驗認識電解質與非電解質。
Jb-IV-2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會解離出陰離子和陽離子而導電。
Jb-IV-3 不同的離子在水溶液中可能會發生沉澱、酸鹼中和及氧化還原等反應。
Jb-IV-4 溶液的概念及重量百分濃度(P%)、百萬分點的表示法(ppm)。
Jc-IV-1 氧化與還原的狹義定義為:物質得到氧稱為氧化反應;失去氧稱為還原反應。
Jc-IV-2 物質燃燒實驗認識氧化。
Jc-IV-3 不同金屬元素燃燒實驗認識元素對氧氣的活性。
Jc-IV-4 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與應用。
Jc-IV-5 鋅銅電池實驗認識電池原理。
Jc-IV-6 化學電池的放電與充電。
Jc-IV-7 電解水與硫酸銅水溶液實驗認識電解原理。
Jd-IV-1 金屬與非金屬氧化物在水溶液中的酸鹼性,及酸性溶液對金屬與大理石的反應。
Jd-IV-2 酸鹼強度與 pH 值的關係。
Jd-IV-3 實驗認識廣用指示劑及 pH 計。
Jd-IV-4 水溶液中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關係。
Jd-IV-5 酸、鹼、鹽類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與危險性。
Jd-IV-6 實驗認識酸與鹼中和生成鹽和水,並可放出熱量而使溫度變化。
Je-IV-1 實驗認識化學反應速率及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例如:本性、溫度、濃度、接觸面積及催化劑。
Je-IV-2 可逆反應。
Je-IV-3 化學平衡及溫度、濃度如何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
Jf-IV-1 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的重要特徵。
Jf-IV-2 生活中常見的烷類、醇類、有機酸及酯類。
Jf-IV-3 酯化與皂化反應。
Jf-IV-4 常見的塑膠。
Ka-IV-1 波的特徵,例如:波峰、波谷、波長、頻率、波速、振幅。
Ka-IV-2 波傳播的類型,例如:橫波和縱波。
Ka-IV-3 介質的種類、狀態、密度及溫度等因素會影響聲音傳播的速率。
Ka-IV-4 聲波會反射,可以做為測量、傳播等用途。
Ka-IV-5 耳朵可以分辨不同的聲音,例如:大小、高低及音色,但人耳聽不到超聲波。
Ka-IV-6 由針孔成像、影子實驗驗證與說明光的直進性。
Ka-IV-7 光速的大小和影響光速的因素。
Ka-IV-8 透過實驗探討光的反射與折射規律。
Ka-IV-9 生活中有許多運用光學原理的實例或儀器,例如:透鏡、面鏡、眼睛、眼鏡及顯微鏡等。
Ka-IV-10 陽光經過三稜鏡可以分散成各種色光。
Ka-IV-11 物體的顏色是光選擇性反射的結果。
Kb-IV-1 物體在地球或月球等星體上因為星體的引力作用而具有重量;物體之質量與其重量是不同的物理量。
Kb-IV-2 帶質量的兩物體之間有重力,例如:萬有引力,此力大小與兩物體各自的質量成正比、與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Kc-IV-1 摩擦可以產生靜電,電荷有正負之別。
Kc-IV-2 靜止帶電物體之間有靜電力,同號電荷會相斥,異號電荷則會相吸。
Kc-IV-3 磁場可以用磁力線表示,磁力線方向即為磁場方向,磁力線越密處磁場越大。
Kc-IV-4 電流會產生磁場,其方向分布可以由安培右手定則求得。
Kc-IV-5 載流導線在磁場會受力,並簡介電動機的運作原理。
Kc-IV-6 環形導線內磁場變化,會產生感應電流。
Kc-IV-7 電池連接導體形成通路時,多數導體通過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差成正比,其比值即為電阻。
Kc-IV-8 電流通過帶有電阻物體時,能量會以發熱的形式逸散。
La-IV-1 隨著生物間、生物與環境間的交互作用,生態系中的結構會隨時間改變,形成演替現象。
Lb-IV-1 生態系中的非生物因子會影響生物的分布與生存,環境調查時常需檢測非生物因子的變化。
Lb-IV-2 人類活動會改變環境,也可能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
Lb-IV-3 人類可採取行動來維持生物的生存環境,使生物能在自然環境中生長、繁殖、交互作用,以維持生態平衡。
Ma-IV-1 生命科學的進步,有助於解決社會中發生的農業、食品、能源、醫藥,以及環境相關的問題。
Ma-IV-2 保育工作不是只有科學家能夠處理,所有的公民都有權利及義務,共同研究、監控及維護生物多樣性。
Ma-IV-3 不同的材料對生活及社會的影響。
Ma-IV-4 各種發電方式與新興的能源科技對社會、經濟、環境及生態的影響。
Ma-IV-5 各種本土科學知能(含原住民族科學與世界觀)對社會、經濟環境及生態保護之啟示。
Mb-IV-1 生物技術的發展是為了因應人類需求,運用跨領域技術來改造生物。發展相關技術的歷程中,也應避免對其他生物以及環境造成過度的影響。
Mb-IV-2 科學史上重要發現的過程,以及不同性別、背景、族群者於其中的貢獻。
Mc-IV-1 生物生長條件與機制在處理環境汙染物質的應用。
Mc-IV-2 運用生物體的構造與功能,可改善人類生活。
Mc-IV-3 生活中對各種材料進行加工與運用。
Mc-IV-4 常見人造材料的特性、簡單的製造過程及在生活上的應用。
Mc-IV-5 電力供應與輸送方式的概要。
Mc-IV-6 用電安全常識,避免觸電和電線走火。
Mc-IV-7 電器標示和電費計算。
Md-IV-1 生物保育知識與技能在防治天然災害的應用。
Md-IV-2 颱風主要發生在七至九月,並容易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
Md-IV-3 颱風會帶來狂風、豪雨及暴潮等災害。
Md-IV-4 臺灣位處於板塊交界,因此地震頻仍,常造成災害。
Md-IV-5 大雨過後和順向坡會加重山崩的威脅。
Me-IV-1 環境汙染物對生物生長的影響及應用。
Me-IV-2 家庭廢水的影響與再利用。
Me-IV-3 空氣品質與空氣汙染的種類、來源及一般防治方法。
Me-IV-4 溫室氣體與全球暖化。
Me-IV-5 重金屬汙染的影響。
Me-IV-6 環境汙染物與生物放大的關係。
Me-IV-7 對聲音的特性做深入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確實防範噪音的汙染。
Na-IV-1 利用生物資源會影響生物間相互依存的關係。
Na-IV-2 生活中節約能源的方法。
Na-IV-3 環境品質繫於資源的永續利用與維持生態平衡。
Na-IV-4 資源使用的 5R:減量、拒絕、重複使用、回收及再生。
Na-IV-5 各種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環境的承載能力與處理方法。
Na-IV-6 人類社會的發展必須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環境的基礎上。
Na-IV-7 為使地球永續發展,可以從減量、回收、再利用、綠能等做起。
Nb-IV-1 全球暖化對生物的影響。
Nb-IV-2 氣候變遷產生的衝擊有海平面上升、全球暖化、異常降水等現象。
Nb-IV-3 因應氣候變遷的方法有減緩與調適。
Nc-IV-1 生質能源的發展現況。
Nc-IV-2 開發任何一種能源都有風險,應依據證據來評估與決策。
Nc-IV-3 化石燃料的形成與特性。
Nc-IV-4 新興能源的開發,例如:風能、太陽能、核融合發電、汽電共生、生質能、燃料電池等。
Nc-IV-5 新興能源的科技,例如:油電混合動力車、太陽能飛機等。
Nc-IV-6 臺灣能源的利用現況與未來展望。
INc-IV-1 宇宙間事、物的規模可以分為微觀尺度及巨觀尺度。
INc-IV-2 對應不同尺度,各有適用的單位(以長度單位為例),尺度大小可以使用科學記號來表達。
INc-IV-3 測量時要選擇適當的尺度。
INc-IV-4 不同物體間的尺度關係可以用比例的方式來呈現。
INc-IV-5 原子與分子是組成生命世界與物質世界的微觀尺度。
INc-IV-6 從個體到生物圈是組成生命世界的巨觀尺度。
INa-IV-1 能量有多種不同的形式。
INa-IV-2 能量之間可以轉換,且會維持定值。
INa-IV-3 科學的發現與新能源,及其對生活與社會的影響。
INa-IV-4 生活中各種能源的特性及其影響。
INa-IV-5 能源開發、利用及永續性。
INg-IV-1 地球上各系統的能量主要來源是太陽,且彼此之間有流動轉換。
INg-IV-2 大氣組成中的變動氣體有些是溫室氣體。
INg-IV-3 不同物質受熱後,其溫度的變化可能不同。
INg-IV-4 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儲存與流動。
INg-IV-5 生物活動會改變環境,環境改變之後也會影響生物活動。
INg-IV-6 新興科技的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INg-IV-7 溫室氣體與全球暖化的關係。
INg-IV-8 氣候變遷產生的衝擊是全球性的。
INg-IV-9 因應氣候變遷的方法,主要有減緩與調適兩種途徑。
音E-II-1 多元形式歌曲,如:獨唱、齊唱等。基礎歌唱技巧,如:聲音探索、姿勢等。
音E-II-2 簡易節奏樂器、曲調樂器的基礎演奏技巧。
音E-II-3 讀譜方式,如:五線譜、唱名法、拍號等。
音E-II-4 音樂元素,如:節奏、力度、速度等。
音E-II-5 簡易即興,如:肢體即興、節奏即興、曲調即興等。
音A-II-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獨奏曲、臺灣歌謠、藝術歌曲,以及樂曲之創作背景或歌詞內涵。
音A-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節奏、力度、速度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3 肢體動作、語文表述、繪畫、表演等回應方式。
音P-II-1 音樂活動、音樂會禮儀。
音P-II-2 音樂與生活。
視E-II-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E-II-2 媒材、技法及工具知能。
視E-II-3 點線面創作體驗、平面與立體創作、聯想創作。
視A-II-1 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視A-II-2 自然物與人造物、藝術作品與藝術家。
視A-II-3 民俗活動。
視P-II-1 在地及各族群藝文活動、參觀禮儀。
視P-II-2 藝術蒐藏、生活實作、環境布置。
表E-II-1 人聲、動作與空間元素和表現形式。
表E-II-2 開始、中間與結束的舞蹈或戲劇小品。
表E-II-3 聲音、動作與各種媒材的組合。
表A-II-1 聲音、動作與劇情的基本元素。
表A-II-2 國內表演藝術團體與代表人物。
表A-II-3 生活事件與動作歷程。
表P-II-1 展演分工與呈現、劇場禮儀。
表P-II-2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P-II-3 廣播、影視與舞臺等媒介。
表P-II-4 劇場遊戲、即興活動、角色扮演。
音E-III-1 多元形式歌曲,如:輪唱、合唱等。基礎歌唱技巧,如:呼吸、共鳴等。
音E-III-2 樂器的分類、基礎演奏技巧,以及獨奏、齊奏與合奏等演奏形式。
音E-III-3 音樂元素,如:曲調、調式等。
音E-III-4 音樂符號與讀譜方式,如:音樂術語、唱名法等。記譜法,如:圖形譜、簡譜、五線譜等。
音E-III-5 簡易創作,如:節奏創作、曲調創作、曲式創作等。
音A-III-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各國民謠、本土與傳統音樂、古典與流行音樂等,以及樂曲之作曲家、演奏者、傳統藝師與創作背景。
音A-III-2 相關音樂語彙,如曲調、調式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II-3 音樂美感原則,如:反覆、對比等。
音P-III-1 音樂相關藝文活動。
音P-III-2 音樂與群體活動。
視E-III-1 視覺元素、色彩與構成要素的辨識與溝通。
視E-III-2 多元的媒材技法與創作表現類型。
視E-III-3 設計思考與實作。
視A-III-1 藝術語彙、形式原理與視覺美感。
視A-III-2 生活物品、藝術作品與流行文化的特質。
視A-III-3 民俗藝術。
視P-III-1 在地及全球藝文展演、藝術檔案。
視P-III-2 生活設計、公共藝術、環境藝術。
表E-III-1 聲音與肢體表達、戲劇元素(主旨、情節、對話、人物、音韻、景觀)與動作元素(身體部位、動作/舞步、空間、動力/時間與關係)之運用。
表E-III-2 主題動作編創、故事表演。
表E-III-3 動作素材、視覺圖像和聲音效果等整合呈現。
表A-III-1 家庭與社區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故事。
表A-III-2 國內外表演藝術團體與代表人物。
表A-III-3 創作類別、形式、內容、技巧和元素的組合。
表P-III-1 各類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
表P-III-2 表演團隊職掌、表演內容、時程與空間規劃。
表P-III-3 展演訊息、評論、影音資料。
表P-III-4 議題融入表演、故事劇場、舞蹈劇場、社區劇場、兒童劇場。
音E-IV-1 多元形式歌曲。基礎歌唱技巧,如:發聲技巧、表情等。
音E-IV-2 樂器的構造、發音原理、演奏技巧,以及不同的演奏形式。
音E-IV-3 音樂符號與術語、記譜法或簡易音樂軟體。
音E-IV-4 音樂元素,如:音色、調式、和聲等。
音E-IV-5 基礎指揮。
音A-IV-1 器樂曲與聲樂曲,如:傳統戲曲、音樂劇、世界音樂、電影配樂等多元風格之樂曲。各種音樂展演形式,以及樂曲之作曲家、音樂表演團體與創作背景。
音A-IV-2 相關音樂語彙,如音色、和聲等描述音樂元素之音樂術語,或相關之一般性用語。
音A-IV-3 音樂美感原則,如:均衡、漸層等。
音P-IV-1 音樂與跨領域藝術文化活動。
音P-IV-2 在地人文關懷與全球藝術文化相關議題。
音P-IV-3 音樂相關工作的特性與種類。
視E-IV-1 色彩理論、造形表現、符號意涵。
視E-IV-2 平面、立體及複合媒材的表現技法。
視E-IV-3 數位影像、數位媒材。
視E-IV-4 環境藝術、社區藝術。
視A-IV-1 藝術常識、藝術鑑賞方法。
視A-IV-2 傳統藝術、當代藝術、視覺文化。
視A-IV-3 在地及各族群藝術、全球藝術。
視P-IV-1 公共藝術、在地及各族群藝文活動、藝術薪傳。
視P-IV-2 展覽策劃與執行。
視P-IV-3 設計思考、生活美感。
視P-IV-4 視覺藝術相關工作的特性與種類。
表E-IV-1 聲音、身體、情感、時間、空間、勁力、即興、動作等戲劇或舞蹈元素。
表E-IV-2 肢體動作與語彙、角色建立與表演、各類型文本分析與創作。
表E-IV-3 戲劇、舞蹈與其他藝術元素的結合演出。
表P-IV-1 表演團隊組織與架構、劇場基礎設計和製作。
表A-IV-1 表演藝術與生活美學、在地文化及特定場域的演出連結。
表A-IV-2 在地及各族群、東西方、傳統與當代表演藝術之類型、代表作品與人物。
表A-IV-3 表演形式分析、文本分析。
表P-IV-2 應用戲劇、應用劇場與應用舞蹈等多元形式。
表P-IV-3 影片製作、媒體應用、電腦與行動裝置相關應用程式。
表P-IV-4 表演藝術活動與展演、表演藝術相關工作的特性與種類。
資 A-IV-1 演算法基本概念。
資 A-IV-2 陣列資料結構的概念與應用。
資 A-IV-3 基本演算法的介紹。
資 P-IV-1 程式語言基本概念、功能及應用。
資 P-IV-2 結構化程式設計。
資 P-IV-3 陣列程式設計實作。
資 P-IV-4 模組化程式設計的概念。
資 P-IV-5 模組化程式設計與問題解決實作。
資 S-IV-1 系統平台重要發展與演進。
資 S-IV-2 系統平台之組成架構與基本運作原理。
資 S-IV-3 網路技術的概念與介紹。
資 S-IV-4 網路服務的概念與介紹。
資 D-IV-1 資料數位化之原理與方法。
資 D-IV-2 數位資料的表示方法。
資 D-IV-3 資料處理概念與方法。
資 T-IV-1 資料處理應用專題。
資 T-IV-2 資訊科技應用專題。
資 H-IV-1 個人資料保護。
資 H-IV-2 資訊科技合理使用原則。
資 H-IV-3 資訊安全。
資 H-IV-4 媒體與資訊科技相關社會議題。
資 H-IV-5 資訊倫理與法律。
資 H-IV-6 資訊科技對人類生活之影響。
資 H-IV-7 常見資訊產業的特性與種類。
生 N-IV-1 科技的起源與演進。
生 N-IV-2 科技的系統。
生 N-IV-3 科技與科學的關係。
生 P-IV-1 創意思考的方法。
生 P-IV-2 設計圖的繪製。
生 P-IV-3 手工具的操作與使用。
生 P-IV-4 設計的流程。
生 P-IV-5 材料的選用與加工處理。
生 P-IV-6 常用的機具操作與使用。
生 P-IV-7 產品的設計與發展。
生 A-IV-1 日常科技產品的選用。
生 A-IV-2 日常科技產品的機構與結構應用。
生 A-IV-3 日常科技產品的保養與維護。
生 A-IV-4 日常科技產品的能源與動力應用。
生 A-IV-5 日常科技產品的電與控制應用。
生 A-IV-6 新興科技的應用。
生 S-IV-1 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生 S-IV-2 科技對社會與環境的影響。
生 S-IV-3 科技議題的探究。
生 S-IV-4 科技產業的發展。
Aa 生長、發育老化與死亡
Ab 體適能
Ba 安全教育與急救
Bb 藥物教育
Bc 運動傷害與防護
Bd 防衛性運動
Ca 健康環境
Cb 運動知識
Cc 水域休閒運動
Cd 戶外休閒運動
Ce 其他休閒運動
Da 個人衛生與保健
Db 性教育
Ea 人與食物
Eb 健康消費
Fa 健康心理
Fb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
Ga 田徑
Gb 游泳
Ha 網/牆性球類運動
Hb 陣地攻守性球類運動
Hc 標的性球類運動
Hd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
Ia 體操
Ib 舞蹈
Ic 民俗運動
Aa 生長、發育老化與死亡
Ab 體適能
Ba 安全教育與急救
Bb 藥物教育
Bc 運動傷害與防護
Bd 防衛性運動
Ca 健康環境
Cb 運動知識
Cc 水域休閒運動
Cd 戶外休閒運動
Ce 其他休閒運動
Da 個人衛生與保健
Db 性教育
Ea 人與食物
Eb 健康消費
Fa 健康心理
Fb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
Ga 田徑
Gb 游泳
Ha 網/牆性球類運動
Hb 陣地攻守性球類運動
Hc 標的性球類運動
Hd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
Ia 體操
Ib 舞蹈
Ic 民俗運動
Aa 生長、發育老化與死亡
Ab 體適能
Ba 安全教育與急救
Bb 藥物教育
Bc 運動傷害與防護
Bd 防衛性運動
Ca 健康環境
Cb 運動知識
Cc 水域休閒運動
Cd 戶外休閒運動
Ce 其他休閒運動
Da 個人衛生與保健
Db 性教育
Ea 人與食物
Eb 健康消費
Fa 健康心理
Fb 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
Ga 田徑
Gb 游泳
Ha 網/牆性球類運動
Hb 陣地攻守性球類運動
Hc 標的性球類運動
Hd 守備∕跑分性球類運動
Ia 體操
Ib 舞蹈
Ic 民俗運動
Aa-Ⅱ-1 個人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中有各種不同的角色,個人發展也會受其影響。
Aa-Ⅱ-2 不同群體(可包括年齡、性別、族群、階層、職業、區域或身心特質等)應受到理解、尊重與保護,並避免偏見。
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
Ac-Ⅱ-1 兒童在生活中擁有許多權利(可包括生存權、學習權、表意權、隱私權、身體自主權及不受歧視的權利等)與責任(可包括遵守規範、尊重他人或維護公共利益等)。
Ac-Ⅱ-2 遇到違反人權的事件,可尋求適當的救助管道。
Ad-Ⅱ-1 個人透過參與各行各業的經濟活動,與他人形成分工合作的關係。
Ad-Ⅱ-2 人們透過儲蓄與消費,來滿足生活需求。
Ae-Ⅱ-1 人類為了解決生活需求或滿足好奇心,進行科學和技術的研發,從而改變自然環境與人們的生活。
Af-Ⅱ-1 不同文化的接觸和交流,可能產生衝突、合作和創新,並影響在地的生活與文化。
Ba-Ⅱ-1 人們對社會事物的認識、感受與意見有相同之處,亦有差異性。
Bb-Ⅱ-1 居民的生活空間與生活方式具有地區性的差異。
Bc-Ⅱ-1 各個族群有不同的命名方式、節慶與風俗習慣。
Bc-Ⅱ-2 家庭有不同的成員組成方式;每個家庭所重視的價值有其異同。
Ca-Ⅱ-1 居住地方的環境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而改變。
Ca-Ⅱ-2 人口分布與自然、人文環境的變遷相互影響。
Cb-Ⅱ-1 居住地方不同時代的重要人物、事件與文物古蹟,可以反映當地的歷史變遷。
Cc-Ⅱ-1 各地居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會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
Da-Ⅱ-1 時間與資源有限,個人須在生活中學會做選擇。
Da-Ⅱ-2 個人生活習慣和方式的選擇,對環境與社會價值觀有不同的影響。
Db-Ⅱ-1 滿足需要的資源有限,在進行各項消費時要做評估再選擇。
Dc-Ⅱ-1 班級與學校公共事務的安排,可以透過師生適切的討論歷程做出決定。
Aa-Ⅲ-1 個人可以決定自我發展的特色,並具有參與群體社會發展的權利。
Aa-Ⅲ-2 規範(可包括習俗、道德、宗教或法律等)能導引個人與群體行為,並維持社會秩序與運作。
Aa-Ⅲ-3 個人的價值觀會影響其行為,也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
Aa-Ⅲ-4 在民主社會個人須遵守社會規範,理性溝通、理解包容與相互尊重。
Ab-Ⅲ-1 臺灣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的發展有關聯性。
Ab-Ⅲ-2 交通運輸與產業發展會影響城鄉與區域間的人口遷移及連結互動。
Ab-Ⅲ-3 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經濟活動,和生活空間的使用有關聯性。
Ac-Ⅲ-1 憲法規範人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Ac-Ⅲ-2 法律是由立法機關所制定,其功能在保障人民權利、維護社會秩序和促進社會進步。
Ac-Ⅲ-3 我國政府組織可區分為中央及地方政府,各具有不同的功能,並依公權力管理公共事務。
Ac-Ⅲ-4 國家權力的運用會維護國家安全及社會秩序,也可能會增進或傷害個人與群體的權益。
Ad-Ⅲ-1 消費者權益的保障,需要消費者、業者與政府共同努力。
Ae-Ⅲ-1 科學和技術發展對自然與人文環境具有不同層面的影響。
Ae-Ⅲ-2 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與人類的價值、信仰與態度會相互影響。
Ae-Ⅲ-3 科學和技術的研究與運用,應受到道德與法律的規範;政府的政策或法令會因新科技的出現而增修。
Af-Ⅲ-1 為了確保基本人權、維護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全球須共同關心許多議題。
Af-Ⅲ-2 國際間因利益競爭而造成衝突、對立與結盟。
Af-Ⅲ-3 個人、政府與民間組織可透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與事務,善盡世界公民責任。
Ba-Ⅲ-1 每個人不同的生活背景與經驗,會使其對社會事務的觀點與感受產生差異。
Bb-Ⅲ-1 自然與人文環境的交互影響,造成生活空間型態的差異與多元。
Bc-Ⅲ-1 族群或地區的文化特色,各有其產生的背景因素,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富的文化內涵。
Bc-Ⅲ-2 權力不平等與資源分配不均,會造成個人或群體間的差別待遇。
Ca-Ⅲ-1 都市化與工業化會改變環境,也會引發環境問題。
Ca-Ⅲ-2 土地利用反映過去和現在的環境變遷,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Cb-Ⅲ-1 不同時期臺灣、世界的重要事件與人物,影響臺灣的歷史變遷。
Cb-Ⅲ-2 臺灣史前文化、原住民族文化、中華文化及世界其他文化隨著時代變遷,都在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並於生活中展現特色。
Cc-Ⅲ-1 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會隨著社會變遷產生改變。
Cc-Ⅲ-2 族群的遷徙、通婚及交流,與社會變遷互為因果。
Cd-Ⅲ-1 不同時空環境下,臺灣人民透過爭取權利與政治改革,使得政治逐漸走向民主。
Cd-Ⅲ-2 臺灣人民的政治參與及公民團體的發展,為臺灣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礎。
Ce-Ⅲ-1 經濟型態的變遷會影響人們的生活。
Ce-Ⅲ-2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源的使用會產生意義與價值的轉變,但也可能引發爭議。
Da-Ⅲ-1 依據需求與價值觀做選擇時,須評估風險、結果及承擔責任,且不應侵害他人福祉或正當權益。
Db-Ⅲ-1 選擇合適的理財規劃,可以增加個人的財富並調節自身的消費力。
Dc-Ⅲ-1 團體或會議的運作可以透過成員適切的討論歷程做出決定。
歷A-Ⅳ-1 紀年與分期。
歷Ba-Ⅳ-1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歷Ba-Ⅳ-2 臺灣原住民族的遷徙與傳說。
歷Bb-Ⅳ-1 十六、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各方勢力。
歷Bb-Ⅳ-2 原住民族與外來者的接觸。
歷Ca-Ⅳ-1 清帝國的統治政策。
歷Ca-Ⅳ-2 農商業的發展。
歷Cb-Ⅳ-1 原住民族社會及其變化。
歷Cb-Ⅳ-2 漢人社會的活動。
歷D-Ⅳ-1 地方史探究(一)。
歷D-Ⅳ-2 從主題B或C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歷Ea-Ⅳ-1 殖民統治體制的建立。
歷Ea-Ⅳ-2 基礎建設與產業政策。
歷Ea-Ⅳ-3 「理蕃」政策與原住民族社會的對應。
歷Eb-Ⅳ-1 現代教育與文化啟蒙運動。
歷Eb-Ⅳ-2 都會文化的出現。
歷Eb-Ⅳ-3 新舊文化的衝突與在地社會的調適。
歷Fa-Ⅳ-1 中華民國統治體制的移入與轉變。
歷Fa-Ⅳ-2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歷Fa-Ⅳ-3 國家政策下的原住民族。
歷Fa-Ⅳ-4 臺海兩岸關係與臺灣的國際處境。
歷Fb-Ⅳ-1 經濟發展與社會轉型。
歷Fb-Ⅳ-2 大眾文化的演變。
歷G-Ⅳ-1 地方史探究(二)。
歷G-Ⅳ-2 從主題E或F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歷Ha-Ⅳ-1 商周至隋唐時期國家與社會的重要變遷。
歷Ha-Ⅳ-2 商周至隋唐時期民族與文化的互動。
歷Hb-Ⅳ-1 宋、元時期的國際互動。
歷Hb-Ⅳ-2 宋、元時期的商貿與文化交流。
歷Ia-Ⅳ-1 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變動。
歷Ia-Ⅳ-2 明、清時期東亞世界的商貿與文化交流。
歷Ib-Ⅳ-1 晚清時期的東西方接觸與衝突。
歷Ib-Ⅳ-2 甲午戰爭後的政治體制變革。
歷Ic-Ⅳ-1 城市風貌的改變與新媒體的出現。
歷Ic-Ⅳ-2 家族與婦女角色的轉變。
歷J-Ⅳ-1 從主題H或I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歷Ka-Ⅳ-1 中華民國的建立與早期發展。
歷Ka-Ⅳ-2 舊傳統與新思潮間的激盪。
歷Kb-Ⅳ-1 現代國家的建制與外交發展。
歷Kb-Ⅳ-2 日本帝國的對外擴張與衝擊。
歷La-Ⅳ-1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歷La-Ⅳ-2 改革開放後的政經發展。
歷Lb-Ⅳ-1 冷戰時期東亞國家間的競合。
歷Lb-Ⅳ-2 東南亞地區國際組織的發展與影響。
歷M-Ⅳ-1 從主題K或L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歷Na-Ⅳ-1 非洲與西亞的早期文化。
歷Na-Ⅳ-2 希臘、羅馬的政治及文化。
歷Nb-Ⅳ-1 佛教的起源與發展。
歷Nb-Ⅳ-2 基督教的起源與發展。
歷Nb-Ⅳ-3 伊斯蘭教的起源與發展。
歷Oa-Ⅳ-1 文藝復興。
歷Oa-Ⅳ-2 宗教改革。
歷Oa-Ⅳ-3 科學革命與啟蒙運動。
歷Ob-Ⅳ-1 歐洲的海外擴張與傳教。
歷Ob-Ⅳ-2 美洲和澳洲的政治與文化。
歷Ob-Ⅳ-3 近代南亞與東南亞。
歷P-Ⅳ-1 從主題N或O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歷Qa-Ⅳ-1 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
歷Qa-Ⅳ-2 工業革命與社會變遷。
歷Qa-Ⅳ-3 民族主義與國家建立。
歷Qb-Ⅳ-1 歐洲帝國的擴張。
歷Qb-Ⅳ-2 亞、非、美三洲的發展及回應。
歷Qb-Ⅳ-3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歷Qc-Ⅳ-1 戰間期的世界局勢。
歷Qc-Ⅳ-2 第二次世界大戰。
歷Qc-Ⅳ-3 從兩極到多元的戰後世界。
歷R-Ⅳ-1 從主題Q挑選適當課題深入探究,或規劃與執行歷史踏查或展演。
地Aa-Ⅳ-1 全球經緯度座標系統。
地Aa-Ⅳ-2 全球海陸分布。
地Aa-Ⅳ-3 臺灣地理位置的特性及其影響。
地Aa-Ⅳ-4 問題探究:臺灣和世界各地的關聯性。
地Ab-Ⅳ-1 地形與海岸的分類。
地Ab-Ⅳ-2 臺灣主要地形的分布與特色。
地Ab-Ⅳ-3 臺灣的領海與經濟海域。
地Ab-Ⅳ-4 問題探究:土地利用或地形災害與環境倫理。
地Ac-Ⅳ-1 天氣與氣候。
地Ac-Ⅳ-2 臺灣的氣候特色。
地Ac-Ⅳ-3 臺灣的水資源分布。
地Ac-Ⅳ-4 問題探究:颱風與生活。
地Ad-Ⅳ-1 臺灣的人口成長與分布。
地Ad-Ⅳ-2 臺灣的人口組成。
地Ad-Ⅳ-3 多元族群的文化特色。
地Ad-Ⅳ-4 問題探究:臺灣人口問題與對策。
地Ae-Ⅳ-1 臺灣農業經營的特色。
地Ae-Ⅳ-2 臺灣工業發展的特色。
地Ae-Ⅳ-3 臺灣的國際貿易與全球關連。
地Ae-Ⅳ-4 問題探究:產業活動的挑戰與調適。
地Af-Ⅳ-1 聚落體系與交通網絡。
地Af-Ⅳ-2 都市發展與都市化。
地Af-Ⅳ-3 臺灣的區域發展及其空間差異。
地Af-Ⅳ-4 問題探究:原住民族文化、生活空間與生態保育政策。
地Ba-Ⅳ-1 自然環境的地區差異。
地Ba-Ⅳ-2 傳統維生方式與人口分布。
地Ba-Ⅳ-3 人口成長、人口遷移與文化擴散。
地Bb-Ⅳ-1 產業活動的轉型。
地Bb-Ⅳ-2 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
地Bb-Ⅳ-3 經濟發展與全球關連。
地Bb-Ⅳ-4 問題探究:經濟發展與環境衝擊。
地Bc-Ⅳ-1 自然環境與資源。
地Bc-Ⅳ-2 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
地Bc-Ⅳ-3 區域發展與戰略競合。
地Bc-Ⅳ-4 問題探究:大洋洲與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連結。
地Bd-Ⅳ-1 自然環境背景。
地Bd-Ⅳ-2 產業與文化發展的特色。
地Bd-Ⅳ-3 東北亞經濟發展的成就與挑戰。
地Bd-Ⅳ-4 問題探究:臺灣與東北亞的文化交流。
地Be-Ⅳ-1 自然環境背景。
地Be-Ⅳ-2 多元文化的發展。
地Be-Ⅳ-3 經濟發展與區域結盟。
地Be-Ⅳ-4 問題探究:東南亞和南亞新興市場與臺灣產業發展的關聯。
地Bf-Ⅳ-1 自然環境與資源。
地Bf-Ⅳ-2 伊斯蘭文化的發展與特色。
地Bf-Ⅳ-3 國際衝突的焦點。
地Bf-Ⅳ-4 問題探究: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互動。
地Bg-Ⅳ-1 自然環境與資源。
地Bg-Ⅳ-2 漠南非洲的文化特色與影響。
地Bg-Ⅳ-3 現代經濟的發展與挑戰。
地Bg-Ⅳ-4 問題探究:漠南非洲的公平貿易議題。
地Bh-Ⅳ-1 自然環境背景。
地Bh-Ⅳ-2 產業活動的發展與文化特色。
地Bh-Ⅳ-3 現代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結盟。
地Bh-Ⅳ-4 問題探究:歐洲發展綠能的原因與條件。
地Bi-Ⅳ-1 自然環境背景。
地Bi-Ⅳ-2 移民與產業活動的發展。
地Bi-Ⅳ-3 經濟發展的區域差異。
地Bi-Ⅳ-4 問題探究:南美洲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育。
地Ca-Ⅳ-1 「臺灣」地名的由來與指涉範圍的演變。
地Ca-Ⅳ-2 鄉鎮市區(或縣市)地名的由來與變遷。
地Ca-Ⅳ-3 聚落地名的命名與環境、族群文化的關係。
地Ca-Ⅳ-4 問題探究:地名和生產活動、產物命名等商品行銷的關係。
地Cb-Ⅳ-1 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地Cb-Ⅳ-2 食物運銷與國際貿易。
地Cb-Ⅳ-3 飲食文化與食品加工、基因改造食物。
地Cb-Ⅳ-4 問題探究:從地理觀點探究食安問題的原因與解決策略。
公Aa-Ⅳ-1 什麼是公民?
公Aa-Ⅳ-2 現代公民必須具備哪些基本的德性?為什麼?
公Aa-Ⅴ-1 公民身分如何演變?為什麼從特定群體,漸次擴張至普遍性身分?
公Aa-Ⅴ-2 我國的公民權利如何發展與落實?
【延伸探究】 為什麼我國憲法、原住民族基本法賦予原住民族具有民族的地位和自治的權利?對於原住民族的公民身分有什麼意義?
公Ab-Ⅳ-1 民主國家中權力與權利的差別及關聯。
公Ab-Ⅳ-2 學生們在校園中享有哪些權利?如何在校園生活中實踐公民德性?
公Ad-Ⅳ-1 為什麼保障人權與維護人性尊嚴有關?
公Ad-Ⅳ-2 為什麼人權應超越國籍、種族、族群、區域、文化、性別、性傾向與身心障礙等界限,受到普遍性的保障?
公Ad-Ⅴ-1 國際人權公約與相關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與非政府組織等)如何促成普世人權的實現?
公Ad-Ⅴ-2 我國如何將國際人權公約的相關主張融入法律制度中?
公Ba-Ⅳ-1 為什麼家庭是基本及重要的社會組織?
公Ba-Ⅳ-2 在原住民族社會中,部落的意義與重要性是什麼?為什麼?
公Ba-Ⅳ-3 家人間的親屬關係在法律上是如何形成的?親子之間為何互有權利與義務?
公Ba-Ⅳ-4 為什麼會產生多樣化的家庭型態?家庭職能如何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
公Ba-Ⅳ-5 公權力如何介入以協助建立平權的家庭和發揮家庭職能?
公Bb-Ⅳ-1 除了家庭之外,個人還會參與哪些團體?為什麼?
公Bb-Ⅳ-2 民主社會中的志願結社具有哪些特徵?對公共生活有什麼影響?
公Bb-Ⅴ-1 為什麼人民的志願結社受到相關法律的規範?會產生什麼影響?
公Bc-Ⅳ-1 為什麼會有社會規範?法律與其他社會規範有什麼不同?
公Bc-Ⅳ-2 日常生活規範與文化有什麼關係?
公Bc-Ⅳ-3 社會規範如何隨著時間與空間而變動?臺灣社會之族群、性別、性傾向與身心障礙相關規範如何變動?
公Bd-Ⅳ-1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
公Be-Ⅳ-1 民主國家的政府體制為什麼須符合權力分立的原則?
公Be-Ⅳ-2 為什麼政府的職權與行使要規範在憲法中?
公Be-Ⅳ-3 我國中央政府如何組成?我國的地方政府如何組成?
公Bf-Ⅳ-1 法治與人治的差異。
公Bf-Ⅳ-2 憲法、法律、命令三者為什麼有位階的關係?
公Bg-Ⅳ-1 為什麼憲法被稱為「人民權利的保障書」?
公Bh-Ⅳ-1 為什麼行政法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為什麼政府應依法行政?
公Bh-Ⅳ-2 人民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行政管制?當人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尋求行政救濟的意義為何?
公Bi-Ⅳ-1 國家為什麼要制定刑法?為什麼行為的處罰,必須以行為時的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
公Bi-Ⅳ-2 國家制定刑罰的目的是什麼?我國刑罰的制裁方式有哪些?
公Bi-Ⅳ-3 在犯罪的追訴及處罰過程中,警察、檢察官及法官有哪些功能與權限?
公Bj-Ⅳ-1 為什麼一般契約只要雙方當事人合意即可生效,而有些契約必須完成登記方能生效?契約不履行會產生哪些責任?
公Bj-Ⅳ-2 為什麼一般人能自由訂立契約,而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契約原則上必須得法定代理人同意?
公Bj-Ⅳ-3 侵權行為的概念與責任。
公Bj-Ⅳ-4 智慧財產權為什麼需要保障?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使用他人的著作?侵害著作權須負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公Bj-Ⅳ-5 社會生活上人民如何解決民事紛爭?這些解決方法各有哪些優缺點?
公Bk-Ⅳ-1 為什麼少年應具備重要的兒童及少年保護的相關法律知識?我國制定保護兒童及少年相關法律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相關的重要保護措施?
公Bl-Ⅳ-1 個人與家庭為什麼需要做選擇?如何選擇?
公Bl-Ⅳ-2 如何計算某項選擇的機會成本?
公Bl-Ⅳ-3 如何使用機會成本的概念來解釋選擇行為?
公Bl-Ⅳ-4 價格如何影響資源分配?
公Bl-Ⅳ-5 不同分配資源的方法,各有哪些優缺點?
公Bm-Ⅳ-1 家庭與學校如何透過誘因影響學生的行為?
公Bm-Ⅳ-2 為什麼不同人對同一誘因的反應不同?
公Bn-Ⅳ-1 個人與家庭如何解決食衣住行的需求?
公Bn-Ⅳ-2 人為什麼從自給自足轉向交易?
公Bn-Ⅳ-3 自願的交易為什麼對雙方都有利?
公Bn-Ⅳ-4 臺灣開放外國商品進口的利弊。
公Bp-Ⅳ-1 貨幣為什麼會出現?
公Bp-Ⅳ-2 使用儲值卡和使用貨幣的差異。
公Bp-Ⅳ-3 使用信用卡與儲值卡的差異。
公Bp-Ⅳ-4 買賣外幣通常透過銀行,哪些人會想要買外幣?哪些人會想要賣外幣?
公Ca-Ⅳ-1 日常生活和公共事務中的爭議,為什麼應該以非暴力的方式來解決?
公Ca-Ⅳ-2 行政機關在政策制定前,為什麼應提供人民參與和表達意見的機會?
公Ca-Ⅳ-3 中學生如何參與校園公共事務的決策過程?
公Cb-Ⅳ-1 民主社會的公共意見是如何形成的?有什麼特性?
公Cb-Ⅳ-2 媒體與社群網路在公共意見形成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閱聽人如何覺察其影響?
公Cc-Ⅳ-1 民主社會中的政治參與為什麼很重要?
公Cc-Ⅳ-2 民主社會中為什麼常用投票來做為重要的參與形式?
公Cc-Ⅳ-3 公平投票有哪些基本原則?
公Cd-Ⅳ-1 為什麼勞動參與是重要的?
公Cd-Ⅳ-2 家務勞動的分擔如何影響成員的個人發展與社會參與?其中可能蘊含哪些性別不平等的現象?
公Cd-Ⅳ-3 為什麼需要立法保障公平的市場勞動參與?
公Cf-Ⅳ-1 廠商間的競爭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公Cf-Ⅳ-2 廠商可能的競爭方式有哪些?
公Cf-Ⅳ-3 為什麼新廠商越容易加入某一市場,則該市場的競爭程度越高?
公Da-Ⅳ-1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公不公平」有哪些例子?考量的原理或原則有哪些?
公Da-Ⅳ-2 日常生活中,個人或群體可能面臨哪些不公平處境?
公Da-Ⅳ-3 日常生活中,僅依賴個人或團體行善可以促成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嗎?
公Db-Ⅳ-1 個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保障,和人性尊嚴及選擇自由有什麼關聯?
公Db-Ⅳ-2 為什麼國家有責任促成個人基本生活的保障?
公Dc-Ⅳ-1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文化差異的例子?
公Dc-Ⅳ-2 不同語言與文化之間在哪些情況下會產生位階和不平等的現象?為什麼?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公Dd-Ⅳ-1 可以用哪些現象或議題來理解「全球化過程」?
公Dd-Ⅳ-2 全球化帶來哪些影響?人們有哪些回應和評價?
公Dd-Ⅳ-3 臺海兩岸關係對我國的國際參與有什麼影響?
公De-Ⅳ-1 科技發展如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
公De-Ⅳ-2 科技發展對中學生參與公共事務有什麼影響?
此標籤共 5 筆詞條
登入後可以收藏詞條
詞條類別
詞條名稱
詞條解釋
直徑
圓周率
弧長
扇形
圓形的半徑旋轉一個角度後掃過的圖形,由兩個半徑加上一段弧形成,形狀像是一把扇子。
圓心角
扇形中兩條半徑所夾起來的角,頂點在圓心上。
複製連結
詞條操作
匯出所有詞條
匯出所有詞條Rss
匯出所有詞條Excel
匯出練習題Excel
貓頭鷹博士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iframes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
★
★
★
★
取消
送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