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域 |
450 |
學習階段 |
5 |
學習內容 |
450-Ab-Ⅲ-1 |
學年度 |
109學年度上學期 |
年級 |
五年級 |
教科書版本 |
翰林 |
章節 |
台灣的自然環境 |
投稿人 |
陳怡君 |
詞條類別 |
詞條名稱 |
詞條解釋 |
氣溫 |
|
落山風 |
|
梅雨 |
|
焚風 |
|
北回歸線 |
|
西南季風 |
|
東北季風 |
|
淡水氣象站
|
淡水氣象站(淡水氣候觀測所)籌建於1937年,正式啟用於1941年,是日治時期北部重要觀測所之一,當時稱為「淡水出張所」,一直忠實記錄著淡水地區歷年來的氣候變化。淡水氣候觀測所本來是在日治時代配屬於淡水水上飛行場的航空氣象觀測所,除了用以觀察氣象外,也兼辦觀測沿岸潮汐變化。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照片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00627000003)
![]https://data.boch.gov.tw/old_upload/_upload/Assets_new/building/4536/photo/C002%20%20%E6%96%B0%E5%8C%97%E5%B8%82%20%E6%B7%A1%E6%B0%B4%E6%B0%A3%E5%80%99%E8%A7%80%E6%B8%AC%E6%89%80%20(%E7%9B%B4%E8%BD%84%E5%AE%9A)01.JPG
|
恆春氣象站
|
屏東縣恆春氣象站是台灣5個最早設立的氣象站之一,位於氣象局觀測點的最南端,可說是監測由南往北移動之天氣系統的先鋒,最能真實觀測天氣系統的強弱, 進而對臺灣本島天氣的變化程度掌握迅速、確實的預警功效, 此外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間之落山風亦造就了本區之特殊景觀及風土民情, 如洋蔥與瓊麻之大量栽種、風剪樹與各式傳統避風建築等。 |
詞條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