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下水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一]xià shuǐ[二]xià shu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 shuǐ
解釋:
  1. 入水。
    【例】她實在鼓不起勇氣下水游泳。
  2. 將新建造完成的船舶從船臺、船塢等建造區域,初次移至水域的過程。
    【例】這艘新貨輪定於後天舉行下水典禮。
  3. 比喻處於同樣的境地。
    【例】這件事與他無關,別拖他下水。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 shui
解釋:
  1. 雞、鴨的內臟。
    【例】下水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下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 shuǐ
解釋:
1.進入水裡。如:「她實在鼓不起勇氣下水游泳。」元.吳澄〈題牧牛圖〉詩:「一牛兩腳初下水,尻高未舉後兩蹄。」《水滸傳》第四八回:「莊前李俊、張橫、張順下水過來,被莊上亂箭射來,不能下手。」
2.放水。《戰國策.東周策》:「東周欲為田,西周不下水。」《資治通鑑.卷一三五.齊紀一.太祖建元二年》:「晡時,決堰下水。魏攻城之眾漂墜塹中,人馬溺死以千數。」
3.加水、注水。《齊民要術.卷八.作酢》:「酒糟酢法:……七日後,酢香熟,便下水,令相淹漬。」明.朱橚《普濟方.卷八五.眼目門.一切眼疾雜治》:「杵碎研細,先用蜜一斤,熬鍊紫色,後下四兩同熬,紫黑色為度。下水四升,入藥末再熬。」清.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炒鱘魚》:「鱘魚,切片炒之,油炮,加酒、醬油滾三十次,下水再滾。」
4.自上游順流而下。唐.杜甫〈行次古城店汎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諸公〉詩:「濟江元自闊,下水不勞牽。」《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那一路都是下水,又快又穩。」
5.比喻入夥做壞事。《官場現形記》第七回:「兄弟不是一定要拉子翁下水,但是上海的生意,十成當中,倒有九成出在堂子裡。」《文明小史》第二三回:「看這萬華甫合倌人那種親熱的樣兒,恐怕貪戀著要下水哩!」
6.將船舶從船臺、船塢等建造區域,移至水域的過程,稱為「下水」。明.陶珽《說郛續.卷二八.楊嗣昌.武陵競渡略》:「舊制: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清史稿.卷一三六.兵志七》:「廠中自製第一號大輪船下水,長二十三丈八尺,寬二丈七尺八寸,每小時行八十里。」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 shui
解釋:
動物的內臟。如:「下水湯」。《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中間又架著一盤,便是那十二件裡片下來的攢盤,連頭、蹄、下水都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下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ā-suí
解釋:
  1. [名詞 ] 內臟。雞、鴨等禽類動物的內臟。
    例如: 下水湯
    hā-suí-thng
    (用禽類動物內臟煮成的湯)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下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下水落水雞腹內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