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不忿 - 教育百科
ˋ
忿
ˋ
  • 漢語拼音 bù fè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ù fèn
解釋:
1.不埋怨、不憤怒。《禮記.坊記》:「從命不忿,微諫不倦,勞而不怨,可謂孝矣。」《戰國策.秦策五》:「王兵勝而不驕,伯主約而不忿。」
2.不甘心、不服氣。元.無名氏《連環計》第四折:「連李肅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他不肯入來,就著飛紅寄將我一首詞兒去叫他,他不肯來,我和飛紅也心裡不忿他。」也作「不分」。
3.不滿、惱恨。《紅樓夢》第二五回:「那趙姨娘素日雖然也常懷嫉妒之心,不忿鳳姐、寳玉兩個,也不敢露出來。」
4.不料。元.耶律楚材〈過東勝用先君文獻公韻〉二首之一:「正愁曉雪冰生硯,不忿西風葉墜柯。」也作「不分」、「不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不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