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串珠環蝶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串珠環蝶 Faunis eumeus (Drury, 1773) Faunis eumeus (Drury, 1773) 串珠環蝶,又稱串珠環紋蝶。 中型蝶種,前翅長約33-39mm。翅底為黑褐色,前翅背面自前緣至翅中央具有澄黃色斑。翅背面在前、後翅翅中央各室內有一白色斑,呈帶狀分布,為此蝶中文名之由來。雄蝶前翅後緣近翅基處向後突出,雌蝶前翅後緣則平直無突出,且雄蝶後翅具有毛簇,可藉由此兩個特徵區別雌雄。 一年多世代物種,除了冬季嚴寒以外均可見成蝶及各蟲期。台灣原本沒有此種分佈,入侵台灣後分布緩慢擴大,目前分布尚侷限於北部台北以北的丘陵地區,如基隆海門天險、月眉山等。台灣以外的分布西至緬甸,東則經泰國、寮國、越南、華西、華南各省。幼蟲寄主植物包括菝契科之平柄菝契及百合科之船子草,另外曾於菝契科之台灣土茯苓、薑科之一種月桃Alpinia sp.及禾本科的芒屬植物Miscanththus sp.發現過幼蟲(林,2002)。成蟲飛行緩慢,喜食腐果。
知識 1:
皆陸生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中文屬名:
串珠環蝶屬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科名:
蛺蝶科
中文亞科名:
摩爾浮蝶亞科
中文族名:
環蝶族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種小名:
eumeus
拉丁族名:
Amathusiini
拉丁亞科名:
Morphinae
拉丁亞綱名:
Pterygota
拉丁科名:
Nymphal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中文總科名:
鳳蝶總科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屬名:
Faunis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目名:
鱗翅目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中文亞綱名:
有翅亞綱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Papilion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串珠環蝶
英文名:
Faunis eumeus
描述:
中小型環蝶。軀體紅褐色。前翅前緣弧形,翅端圓,雄蝶前翅後緣基部有葉狀突,其腹面有特化鱗。後翅圓形。翅背面底色紅褐色,前翅有一黃色斜帶。翅腹面底色紅褐色,翅腹面中央偏外側有奶油色圓斑列。翅面於翅基、中央及亞外緣各有一暗色線紋。雄蝶CuA2室前、後側具有之毛束呈褐色。緣毛褐色。
分布:
在臺灣本島是近年才侵入的外來種,於1997在基隆港地區發現第一隻個體,其後緩慢向外擴大分佈,目前見於基隆周遭地區。
作者:
徐堉峰
授權方式:
創用CC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