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二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èr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二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èr |
|
解釋:
[名] 1.介於一和三之間的自然數。如:「一、二、三……。」大寫作「貳」,阿拉伯數字作「2」。 2.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次序排第二的。如:「第二名」。唐.杜牧〈贈別〉詩:「娉娉褭褭十三餘,荳蔻梢頭二月初。」 2.不專一的、兩樣的。《左傳.昭公二十一年》:「其子有二心,故廢之。」《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衛大經傳》:「卓然高行,口無二言。」 [動] 1.改變。《左傳.僖公十五年》:「必報德,有死無二。」《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傳》:「為人臣者死有餘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並比。《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二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 英文: | Deux |
| 作者: | 伍曼麗 |
| 日期: | 2004年11月 |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
名詞解釋: 術語。法語數目字二。 |
|
|
參照: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臺灣商務印書館《袖珍法漢詞典》1998。 |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二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二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jī/lī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二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注音: | ㄕㄤˋ #ㄦˋ |
| 正字: | 上 |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段注本《說文.一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二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