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作用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zone of action
作者: 謝勝已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47年馮卡門(Theodore von Karman)曾發表「超音速空氣動力學原理」論文,文中提出三個超音速空氣動力學的法則。這些法則是關於靜止擾動源在超音速流中所產生微小壓力波的傳播現象,共有禁號法則(rule of forbidden signals)、作用區與寂靜區法則(zone of actionand zone of silence)、和集中作用法則(rule of concentratedaction)。
  當氣體以超音速流動時,靜止源所產生的微小壓力波僅能影響靜止源下游,且局限於馬赫錐內的流域。此馬赫錐內的流域稱為作用區,而馬赫錐外的流域稱為寂靜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作用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