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來路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lái l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i lù
解釋:
  1. 人或物的來由、背景。
    【例】他平日獨來獨往,很少人知道他的來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來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ái lù
解釋:
1.向這裡來的道路。如:「他爬到樹上一看,看到來路上多了幾輛卡車。」
2.來歷。《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人來路甚奇,少卿兄何不去看看?」《文明小史》第四回:「想這四人來路古怪,不要是什麼歹人闖到我家,那卻如何是好?」
3.來源收入。《醒世恆言.卷五.大樹坡義虎送親》:「我自小靠爹娘過活,沒處賺得一文錢,家中來路又少,也怪爹娘不得。」《文明小史》第四八回:「不但圈住我們自己的利源,還可以杜絕他們的來路!到這時候,國家還愁沒有錢辦事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來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âi-lō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底細。指人的身世背景或物品的來源。
  2. [[名] ] 引申為收入。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來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來路來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