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弦易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部成語典
改弦易轍 | 改弦更張 | 辨似例句 |
○ | ㄨ | 經商一途既然行不通,他就∼的寫起小說來。 |
ㄨ | ○ | 公司內部的組織經過∼之後,就變得更有效率了。 |
典源:
1、「改弦」: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據《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引)自古以〔人來〕,未嘗有以亂濟亂,大敗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遺毒餘烈,至今未滅,使習俗薄惡,人民嚚頑,抵冒殊扞,孰爛如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彫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詐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1)之,乃可鼓(2)也;為政而不行,甚者必變而更化(3)之,乃可理也。當更張而不更張,雖有良工不能善調也;當更化而不更化,雖有大賢不能善治也。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2、「易轍」:《晏子》(據《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毀聞于國。景公召而問之,對曰:「嬰築蹊徑(3),急門閭(4)之政,淫民(5)惡之;舉儉罰偷(6),墮民(7)惡之;決獄不畏強貴,強貴惡之;左右取求,非法不予,左右惡之;事貴人不能過禮,貴人惡之,是三邪毀于外,二讒去于內。臣請改轍更治,三年必有譽也。」
〔注解〕 (1)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 (2) 阿:春秋時齊國地名。 (3) 蹊徑:小路。蹊,音ㄒ|。 (4) 門閭:鄉里的門。 (5) 淫民:邪惡不正的百姓。 (6) 舉儉罰偷:表揚節儉者,懲罰偷竊者。 (7) 墮民:墮,音ㄉㄨㄛˋ,怠慢懶惰的人民。
〔注解〕 (1) 更張:調整琴弦,重新張設。 (2) 鼓:彈奏。 (3) 更化:改舊換新。指政令教化的改革。 2、「易轍」:《晏子》(據《意林.卷一》引)晏子(1)治阿(2)三年,毀聞于國。景公召而問之,對曰:「嬰築蹊徑(3),急門閭(4)之政,淫民(5)惡之;舉儉罰偷(6),墮民(7)惡之;決獄不畏強貴,強貴惡之;左右取求,非法不予,左右惡之;事貴人不能過禮,貴人惡之,是三邪毀于外,二讒去于內。臣請改轍更治,三年必有譽也。」
〔注解〕 (1)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尊稱為「晏子」。 (2) 阿:春秋時齊國地名。 (3) 蹊徑:小路。蹊,音ㄒ|。 (4) 門閭:鄉里的門。 (5) 淫民:邪惡不正的百姓。 (6) 舉儉罰偷:表揚節儉者,懲罰偷竊者。 (7) 墮民:墮,音ㄉㄨㄛˋ,怠慢懶惰的人民。
書證:
01.《宋史.卷四一四.史嵩之列傳》:「人謂禍起蕭牆,危如朝露,此愚所痛心疾首為伯父苦口極言。為今之計,莫若盡去在幕之群小,悉召在野之君子,相與改弦易轍,戮力王事,庶幾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矣。」
02.《封神演義》第八回:「殿下放心,侍老臣同進朝歌,直諫天子,改弦易轍,以救禍亂。」
03.明.陸粲〈陳馬房事宜疏〉:「是以徵收子粒則刻剝佃戶,收納料草則勒搬掯商人。虛增妄報,百計侵漁,其源皆起於此。……。然當積弊大之餘,而為改弦易轍之舉,立法不可不嚴,慮患不可不至。」
04.明.袁宏道〈答謝在杭書〉:「吾兄豈以一二俗情上事,而遂改弦易轍耶?」
資料來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