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准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注音: | |
|
解釋:
允許、許可。如:「批准」、「准許」、「不准遲到」。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zhǔn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zhǔn |
|
解釋:
[動] 1.允許。如:「准許」、「上課不准遲到。」 2.確定。如:「准於某日上任。」 3.依據。如:「准某部公函。」 4.比照。如:「准前例科罪。」 5.折算、相抵。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我有心看上他與我家做個媳婦,就准了這四十兩銀子,豈不兩得其便。」 [形] 類比的、將來的。通「準」。如:「准尉」。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tsún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 注音: | ㈠ㄏㄨㄞˊ ㈡ㄓㄨㄣˇ #ㄓㄨㄣˇ |
| 正字: | 淮 |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偏類碑別字.水部.淮字》引〈魏始平文貞公國太妃靈氏墓誌〉。 《增廣字學舉隅.卷一.偏旁相似》。 《佛教難字字典.水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准 |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