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分封交換資料網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一種公眾交換電話網路。其主要是以由CCITT發展出來的X.25為基礎。它允許用戶的端末設備與任何用戶的設備相溝通,且只須將數據資料(加上某些控制資訊)以規定格式送出即可。用戶不須管訊息如何送達目的地。為了要將資料在PSDN上傳送,就得將資料分割成多個封包(一般是128個位元)。這以封包來處理訊息的觀念是由Rand corporations為國際網路支援聲音與資料通訊(交換)作潛力調查而來的。資料一旦分割成封包,PSDN即將封包投送至他們的目的地。為能保証他們能安全送達,每一個封包都要指出目的地,來源及編號。封包要制定編號乃因訊息分成多個封包,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需重新卸裝組合。與電路交換網路(circuit-switched network)比較PSDN在長距離,低傳輸量情況下比較符成本效益,而相反的專線則是在短距離而高傳輸量的情況下較經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分封交換資料網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