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卓立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zhuó l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ó lì
解釋:
1.豎立。唐.元稹〈望雲雎馬歌〉:「上前噴吼如有意,耳尖卓立節踠奇。」
2.特異,突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清詞轉而不窮,巧義出而卓立。」
3.獨立,自主。明.邵璨《香囊記》第四齣:「勉以詩書,教育二子,如今幸得他卓立成人。」明.楊柔勝《玉環記》第一六齣:「只如此不改,難膳我夫妻之暮年,有墮你祖宗之清名,非痴非呆,不啞不聾,今當改過卓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卓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