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時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í shí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及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jí shí |
|
解釋:
1.得時,合時。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一:「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兵加曹操,豈曰無名?公正當及時早定大業。」 2.立刻、馬上。《文選.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3.正趕上需要、正趕上時機。如:「幸好救難人員及時趕到,受困的登山客終於得救。」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及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副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及時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及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ki̍p-sî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及時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