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反射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fǎn sh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ǎn shè
解釋:
  1. 聲波或光線行進時,遇到阻礙而改變方向,稱為「反射」。
    【例】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灑在海面上,反射出一片波光粼粼。
  2. 神經系統的反應作用。如瞳孔隨光刺激的強弱而改變大小、吃東西時分泌唾液等。
    【例】反射動作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ǎn shè
解釋:
1.聲波或光線在介質中進行時,遇到不同介質之介面則改變方向,射回原介質,稱為「反射」。
2.神經系統的反應作用。如瞳孔隨光刺激的強弱而改變大小、吃東西時分泌唾液。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flec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聲波撞擊某物體表面時,部份能量被折回,部分被吸收,部份則通過該物體。若該聲波自一物體表面折回,並與入射聲音法線間之夾角相同,則稱為反射。
  反射作用在不同的物體表面形狀下則有不同表現:
  (1)堅硬平滑平面:聲波完全反射。
  (2)凹面之物:聲波反射彙集於凹面焦點上。
  (3)凸面之物體:聲波不彙集而成分散狀。
  (4)聲音撞擊直角牆壁:聲波經兩次折轉,反向平行射回。
基本資料
英文:
reflection
作者:
趙怡欽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反射是指波動在介質中傳遞,碰到一表面(固體或不同密度的另一介質),而產生部分或全部折回的形式,例如光線被鏡面反射,或聲音被壁面反射。反射也引申作為對刺激而產生的非意志非思想性的反應,例如,敲打膝蓋產生的反射動作。
基本資料
英文:
Bloom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劇場用語。在舞台設備上,使用從鏡子或是其它高度磨光的器物表面的反射裝置。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00:00
釋義:
對應華語:
反射
相關臺灣台語 反射 相關臺灣客語 反射
相反詞 投射直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