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集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zhào jí |
解釋: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召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 注音: | |
| 漢語拼音: | zhào jí |
|
解釋:
1.通知人們聚集起來。《魏書.卷六四.列傳.張彝》:「文明太后雅尚恭謹,因會次見其如此,遂召集百僚督責之。」《三國演義》第三回:「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 2.軍事上為作戰、補給、訓練、演習、輔助戰時勤務,以及點驗或校閱等的需要,而實行的常備兵預備役、補充兵預備役與國民兵役等之集中。我國兵役法第三十八條中將召集區分為動員召集、臨時召集、教育召集、勤務召集、點閱召集五種。 |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召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 屬性: | 動 |
| 四縣音 |
|
| 海陸音 |
|
| 大埔音 |
|
| 饒平音 |
|
| 詔安音 |
|
| 南四縣 |
|
釋義:
|
|
| 對應華語: | 召集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召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tiàu-tsi̍p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召集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